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浙能模式”

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浙能模式”

     “转型升级是‘大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应对‘市场煤、计划电’的市场环境需要,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切实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生态浙江’建设的战略任务。”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潮如是说。 

  作为以火力发电起家的传统能源企业,浙能集团近年来依托以电为主,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服务业等多业并举的“大能源战略”加速转型升级,形成了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浙能模式”。 

  产能“加减法”:优化主业结构 

  近日,浙能台州第二发电厂两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大型高效环保燃煤发电机组在浙江省三门县开工。项目同步建设烟气脱硫及脱硝装置,采用高效除尘和海水淡化技术。 

  该项目是在关停浙能台州电厂6台13.5万千瓦机组之后异地建设的“上大压小”项目。若按被淘汰机组的产能计算,新机组同样的发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100万吨,相应少排放二氧化硫3.6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366万吨。 

  而就在不久前的9月下旬,浙能温州发电公司一期210米高的烟囱被成功爆破。随着这座“浙江最高烟囱”轰然倒地,具有22年历史的温电一期两台13.5万千瓦机组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两台煤耗低、更环保的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浙能集团总经理童亚辉告诉记者,台二电和温电的相关工程是浙能集团实施“绿色能源计划”、推进技术与装备升级换代的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能集团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投资为突破口,加快调整优化煤电结构。 

  此外,浙能集团还积极拓展天然气发电、水电、核电等领域,进一步优化主业结构。截至2011年,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清洁、环保型燃气机组装机容量比例已经达到7.2%;已控股水电站共计82.45万千瓦,2011年完成发电量13.2亿千瓦时。在核电方面,浙能集团先后参股投资秦山核电二期、秦山核电三期、三门核电一期、辽宁徐大堡核电等项目,核电项目权益容量已达162.96万千瓦。 

  新兴板块亮点迭出 

  “紧紧围绕一个‘转’字推进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这是吴国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的。 

  据浙能集团计划发展部主任柴锡强介绍,在《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与“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集团在“十二五”期间要搭建基础性能源产业、能源服务业和亮点产业三个产业体系。 

  在基础性能源产业方面,浙能集团除了抓好电力主业的转型升级,还积极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目前已建成省级天然气管网560公里,2011年向全省供气43亿立方米。随着总长467公里的甬台温输气管道正式开工、总长220公里的金丽温输气管道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浙江省天然气省级环网建设进入了加速期。到2015年,浙江省将建成省级主干网1500多公里,全省天然气利用可达170亿立方米。 

  同时,近年来浙能集团对可再生能源产业项目开发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国和省内水资源、风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下一步将综合开发潮汐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项目。 

  在煤炭领域,浙能集团先后在安徽、山西、内蒙古等地合作投资煤矿3座,掌控煤炭资源42亿吨;在浙江舟山建成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的大型煤炭中转码头一座,并在建一座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大型煤炭中转码头。 

  在能源服务业领域,环保产业累计完成脱硫工程建设近2000万千瓦;利用电厂粉煤灰开发生产新型建材的天达环保公司被认定为“全国燃煤电厂固废综合利用龙头企业”;物流产业初步形成境外—保税区—内地物流网络渠道,年销售收入已达45亿元,市场化比例超过70%。 

  2011年,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服务四个辅板块及其他非电企业共实现利润21.5亿元,占比41.15%。用吴国潮的话说:“非电板块促使集团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已经成为整体效益的有力支撑。” 

  盈利能力化解成本压力 

  近年来,火电企业受“市场煤”与“计划电”的双重制约。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发电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国家电监会2011年度《电力监管年度报告》披露,因煤炭成本增加,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电力业务2011年合计亏损151.17亿元。 

  以煤电机组为主的浙能集团近年来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因煤价上涨累计增加成本高达275亿元,而依靠电价调整仅能消化掉其中的95亿元。 

  为消除成本上涨影响,近年来浙能集团努力提升机组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平均煤耗持续降低。2011年集团控股管理电厂平均标准供电煤耗313.2克/千瓦时,同比下降4.16克/千瓦时,5年累计下降了18.8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煤200万吨。 

  童亚辉告诉记者,浙能集团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赢利能力、生产管理、装备技术水平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已走在全国发电企业前列,净资产收益率高于行业数倍,代表生产管理水平的煤耗和装备技术水平的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比也逐步占优。 

  据介绍,浙能集团五年来实现利润总额218.2亿元,其中2010年和2011年利润都超过50亿元,2012年利润有望再创新高。 

  管理提升竞争力 

  随着“大能源战略”的确定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浙能集团近年来也将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聚焦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上,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加快管控模式改革,全面推进板块化、专业化管理。 

  目前,浙能集团在大能源格局下“一主四辅”五大产业板块已初具雏形,即电力主板块、煤炭及运输板块、天然气石油板块、科技工程及能源服务业板块、可再生能源板块。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浙能集团将按照统一战略规划、统一重大决策、统一资源配置、统一预算管理、统一制度建设的要求,推进集团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构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促进整个集团资源配置更合理、专业化管理程度更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本更先进、集团管控能力更强。 

  同时,浙能集团还将积极培育金融地产板块和区域能源板块,最终形成“一主六辅”板块主架构。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不久前发布,浙能集团位列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77位,其中,浙能集团人均资产排名第44位、人均净利润排名第47位、人均收入排名第93位、收入利润率排名第68位。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煤炭大省的“气化”革命

上一篇:焦炭后期走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