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建二线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隧道的结构稳定和运营均有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在隧道掘进中需要采取微震爆破并对既有线隧道衬砌稳定性加强观测等安全措施。
本标段三座隧道中,新佛子凹隧道属绕线,与既有线隧道相距较远,但出口洞门施工时,也可能对既有线造成干扰;新井岭隧道和新黄泥塘隧道属小间距并行隧道,两线相距仅30m左右,对既有线隧道影响较大。需要采取稳妥的安全防范措施。
为避免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衬砌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最好采用全断面掘进机或单臂掘进机等无爆破开挖方法。但本标段隧道围岩大多是Ⅲ、Ⅳ类围岩,受机具条件所限制,需要采用钻爆方法开挖,为确保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施工中拟使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其工艺归纳如下:
1、严格控制爆破规模。根据既有线的安全振动速度要求(通常Ⅳ类围岩为6cm/s、Ⅲ类围岩为3cm/s)设计出最大爆破断面、最大眼深和最大装药量,以加快施工进度,必要时采用分部开挖法。本标段的爆破设计方案根据车道夫斯基公式V=K·Qα/3·Rα检算,均能满足既有线隧道的爆破振动速度要求。
2、合理选用爆破器材。优先选用低爆速炸药,尽量降低爆破振动。全部爆破使用非电毫秒雷管、导爆管起爆,使最大装药量尽量减少。
3、优化炮眼布置和技术参数。边眼及下部眼取大值,排间微差按上排边眼并入下排眼起爆原则布眼。
4、选择合理掏槽方式。据以往施工经验,在Ⅳ、Ⅲ类围岩中,分别采用正副掏槽(五眼中空边四斜眼)和六眼楔型掏槽方式,能达到降低震动速度和爆破效果较好的目的。
5、选用合理的起爆顺序和微差时间间隔,对于爆破效果和振动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掏槽眼-辅助眼用110ms,辅助眼-辅助眼用90ms,辅助眼-周边眼用110ms,中槽爆破排间微差时间≥50ms,效果较为理想。
6、根据防护原理和隧道施工特点,结合实地情况,确定“以防为主”的原则。隧道洞门施工时,尽量控制爆破次数和爆破规模,实行要点作业。洞内爆破作业时,可以采取挂门帘的办法,防止飞石危及既有线行车安全。
7、注意施工质量特别是爆破施工质量是保证安全的又一个重要环节。隧道弃碴和运输材料时,要注意防止隧道弃碴和材料滚落既有线路。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增建二线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