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预防处治措施 道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预防处治措施一、路基网裂 (一)原因分析 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3、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4、路基下层土过湿。 (二)预防及处治措施 1、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加石灰、水泥改性处理措施; 2、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填筑路基,控制填土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若因下层土过湿,应查明其层位,采取换填土或掺加生石灰粉等技术措施处治。二、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一)原因分析 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不均; 4、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5、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6、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二)预防措施 1、应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 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4、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l:5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压实; 5、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6、软弱层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预防不均匀沉降; 7、严格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杜绝亏坡现象。 (三)处理措施 采取边坡加设护坡道的措施。三、路基横向裂缝 路基出现横向裂缝,将会反射至路面基层、面层,如不能有效预防,将会加重地表水对路面结构的损害,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3、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4、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 (二)预防及处治措施 1、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当选材困难,必须直接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 3、路基顶填筑层分段作业施工,两段交接处,应按要求处理; 4、严格控制路基每一填筑层的标高、平整度,确保路基顶填筑层压实厚度不小于8cm。四、路基压实度不够(一)原因分析1、压实遍数不够,压路机质量偏小;2、填土松铺厚度过大;3、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4、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5、没有对紧前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6、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不同类别土的混填;7、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二)预防及处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压实遍数符合规范要求;2、选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碾压轮迹重叠、铺筑段落搭接超压应符合规范要求;4、填筑土应在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5、当下层因雨松软或干燥起尘时,应彻底处治至压实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当前层施工;6、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紧缺战略性矿产(战略性有色金属矿产)
上一篇:国家发改委谈煤价(煤炭的价格还会下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