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0月下旬,全国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为4548.4元/吨,旬环比升1.6%;液化石油气(LPG)价格为4986.9元/吨,旬环比降8.4%。
海关总署:10月份,中国进口天然气729.9万吨,同比增长25.6%;环比下降4.2%。实现进口额22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4%,环比增长0.5%。据此推算进口单价为3111.4元/吨,同比上涨35.6%,环比上涨5.0%,价格再创新高。
2018年1-10月份累计,全国共进口天然气7206.4万吨,同比增长33.1%;累计进口金额192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3%;进口均价为2676.2元/吨,同比上涨18.9%。
【国际相关】
日大阪天然气欲扩大其东南亚LNG业务
据路透社新加坡报道,日本大阪天然气有限公司正在考虑扩大其东南亚业务,一位高管表示,因为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气需求正在蓬勃发展,但国内储备正在迅速减少。大阪天然气执行主席兼首席亚洲代表KazuhisaYano在大宗商品峰会访谈时表示:越南是其中一个机会。“我们将研究越南的天然气市场,越南有几个工业园,而且有对这类工业用途天然气的需求。越南目前没有进口任何LNG,但正计划在未来几年开始生产,就像印尼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样。”
尼日利亚天然气产量增长8%
据尼日利亚《每日信报》11月5日报道,2018年7月,尼日利亚共生产天然气2303.5亿立方英尺,即230.35十亿立方英尺(BCF),平均日产量为76.7817亿标准立方英尺,即7678.17百万标准立方英尺(mmscfd)。与2018年6月相比,增加了8.81%。报告指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共生产了3084.09BCF的天然气,平均日产量为7834.62mmscfd,而天然气发电厂的日均天然气供应量为744.86mmscfd,相当于发电量为2898MW。
新奥股份收购东芝美国LNG业务
据河北省人民政府网报道,经过多轮谈判与实地考察,新奥生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1月8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与日本东芝能源集团达成资产收购协议,新奥股份拟以1500万美元的现金对价购买东芝美国LNG业务100%股权。同时东芝能源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计划向新奥股份支付8.21亿美元,作为前者与东芝美国LNG签署的相关合同权利与义务的合同承继对价。新奥股份此次承接东芝在美自由港LNG业务,是继投资澳洲第二大油气公司Santos能源完成亚太地区布局后,在北美地区的布局落子,是新奥股份在海外天然气上游布局的第二步。
【国内相关】
连云港进口首个LNG罐箱
据连云港传媒网报道,10月26日15时,连云港港口第一次成功采用车船直取方式进口LNG罐箱,标志着筹备数月之久的连云港LNG罐箱进口项目正式启动。它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LNG货源在连云港集聚、分拨,拓展港口集装箱业务规模。
天然气产供储销模式再创新 “南气北送”首次实现LNG罐箱运输
11月4日下午17点30分,搭载130个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的船,从海南洋浦港起航北上,开往目的地山东、辽宁。此举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交通部三部委联合批准创新LNG运输方式的试点项目,是中国首次利用LNG罐箱运输,将海南接收站富余产能大规模运往北方地区的尝试,对满足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需求,保障供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承担本次供气运输重任的这130个液化天然气罐箱,全部由中集集团旗下南通中集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发制造。
唐山:居民用天然气上游价格每立方米拟上调0.35元
11月2日,唐山市发改委发布公告称,定于11月20日召开天然气价格听证会。核定居民用气配气价格每立方米0.79元,建立管道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居民用气上游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35元,唐山市居民用气销售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6元,为2.66元。
中石油全力提速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
中石油集团近期启动新一轮工厂化钻井压裂提速,全面加快页岩气和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工厂化开发。这是中油油服本年度第四次专题研究非常规开发提速,也是中国石油提速非常规开发重要部署系列中的一个。目前,中国石油川渝页岩气和玛湖致密油钻井压裂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冬季保供】
天然气:今冬“气荒”或可避免 但紧平衡难免
避免“气荒”重演的保供战从今年春天就已经打响。鉴于去年的经验,今年各方已采取多项措施,力求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保证用气平稳顺利。不过,今冬供需矛盾仍不容忽视,如遇持续低温天气则存在区域性缺口的可能。西南证券认为,根据当前需求形势分析,保守预测2018年供暖季存在供需缺口约40亿方,考虑到2018年调峰能力有所增强,“气荒”或可避免,但若存在供给不及预期,仍将面临“气荒”压力,供需紧平衡状态难免。
相国寺储气库:截至11月1日,相国寺储气库已完成注采转换期设备检维修工作量的65%,预计整个工作将于11月14日完成。据了解,相国寺储气库于2011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12月1日首次调峰采气成功,目前已完成“六注四采”。第六周期注气于10月15日完成,全周期注气16.8亿立方米,库存气量40.63亿立方米,较上期多注气1.42亿立方米,再次刷新历史最高注气纪录,将有力保障西南各地区冬季供暖。
中石油:尚未进入供暖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天然气销售量和增速双双打破历史最高限。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城市天然气终端销售量同比增长31%,截至9月底,中石油销售天然气总量达到12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5%。
长庆油田:截至11月5日,长庆油田日产天然气超过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00万立方米。目前,长庆油田冬供队伍、物资、设备已全部就位,冬供高峰调峰、应急管理等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河南:11月5日,河南省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今年河南省天然气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民生用气可以全额保障。今年供暖季已落实天然气资源超过42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民生用气需要。
山东:截至11月9日,天然气山东管道公司年输气量首次突破60亿立方米,创公司成立16年来历史新高,保障了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四省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气。今年入冬前,山东管道公司编制了今冬明春生产运行方案及冬季供气应急预案,并及时调整管网运行参数,全力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和华北地区今冬明春供气任务圆满完成。
安徽合肥:受" 煤改气" 影响,自去冬今春出现的全国性天然气"气荒" 以来,合肥市天然气供应持续偏紧,目前虽然未进入采暖季用气高峰,但合肥已存在一定的供气指标缺口,每日约为50万方左右。但市城乡建委及市发改委等部门提前谋划早做准备,在寒冷恶劣天气下,将尽全力确保城镇居民、学校、医院等民生用气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