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目 录?1
瓦斯检查员操作规程?? ( /? 324)?3
通风设施工操作规程? 325)?4
测尘工操作规程? 326)?6
测风工操作规程( /? 327)?7
局部通风工操作规程? 328)?9
甲烷报警仪操作规程?? 329)?10
冲尘工操作规程? 330)?11
监测中心站管理员操作规程( / 331)?12
采煤工操作规程?? 332)?13
放炮员操作规程 333 )?14
验收员操作规程? 334? )?24
采煤机司机操作规程? 335)?24
乳化液配比仪操作规程 336)?29
DZ—WC微表测力计操作规程 ( /? 337)?29
刮板输送机操作规程?? 338)?30
乳化液泵站司机操作规程&nbs
> p; ( /?? 339)?32
掘进机司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40)?34
巷修工操作规程 341 )?39
锚喷支护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42 )?40
MCL锚杆预应力扭矩扳手操作规程? 343)?44
扒渣机司机操作规程 344)?45
锚杆拉力仪操作规程?? 345 )?46
经纬仪全站仪操作规程? 346)?49
水准仪操作规程 ( /? 347)?50
机电设备检修工操作规程? ( /? 348)?51
打眼工操作规程? 349)?52
翻车工操作规程 350)?53
胶带机司机操作规程? 351)?54
充灯工操作规程 352)?55
机电维修工操作规程? 353 )?56
机车司机操作规程 354)?57
小绞车司机操作规程?? 355)?58
猴车司机
> 操作规程 356)?59
把钩工操作规程? 357)?59
配电工操作规程 (? / 358)?61
水泵司机操作规程? 359)?62
主井信号工操作规程 360)?64
空气压缩机司机操作规程? 361)?65
主扇风机司机操作规程 362)?67
电焊工操作规程? 363)?69
油漆工操作规程 364)?69
钳工操作规程 365)?70
车工操作规程? 366)?71
锻工操作规程? 367)?72
监测维修工操作规程? 368)?72
主副井绞车司机操作规程 (? /? 369 )?73
行车操作规程?? ( /?? 370)?75
电气检修工操作规程( /? 371)?76
斜井信号工操作规程( /?? 372)?77
充电工操作规程( /? 373 )?78
1.6米绞车操作规程( /?? 374)?79
叉车司机
> 安全操作规程( /? 375)?80
锻钎机操作规程 376)?82
剪板机操作规程?? 377)?82
联合剪的操作规程? /?? 378?83
刨床操作规程?? 379)?84
砂轮机操作规程? 380)?84
砂轮切割机操作规程?? 381)?85
套丝机操作规程? 382)?85
铣床操作规程?? 383)?86
压力机操作规程?? 384)?87
电话维护工操作规程( /? 385)?87
?
?
?
?
?
?
?
?
?
?
?
?
?
?
?
?
?
?瓦斯检查员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下井前要带齐瓦斯检定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手册及其他规定的仪器、工具。
?2、瓦斯检查员下井前必须详细检查瓦斯检定器,各部件必须操作灵活,光谱清晰、电路畅通、药品良好、不漏风,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二、正常操作:
?1、光学瓦斯检定器使用前,必须在井下新鲜风流中核对零点,使用中发现光谱偏移零点,要重新到附近新鲜风流中校对。
?2、将调整零位瓦斯监定器背在身上,把连接瓦斯入口的橡胶管或瓦斯检查棍伸入测定地点,然后慢慢握压吸气球5~6次,使待测气体进入气室。
?3、测定地点一般应在巷道靠近棚梁以下20厘米的位置,在有冒顶的巷道中,要将橡胶管伸入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入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4、按动粗读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按动精读数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再查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数位。整数和小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5、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20厘米处检查。在检查完
> 瓦斯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
?6、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瓦斯浓度,再乘以0.955,即为该处的二氧化碳浓度。
?7、用温度计检查测点的空气温度。
?8、按规定准确检查工作面及机电硐室等地点的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并作好记录,做到“牌板”、“手册”、“班报”三对照。
?9、在规定区域巡回检查,注意观察通风设施、巷道状况、局部通风、喷雾降尘、安全监测装置等情况,按时汇报,不得弄虚作假。
?三、操作结束:
?1、按指定时间和地点交接班,严禁在非指定地点交接班。要交清接明本地区通风、瓦斯等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将仪器清理干净,收好备用。
?通风设施工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参加好班前会,听清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2、施工所需的材料要提前准备充分。
?二、正常操作:
?1、施工前检查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安全情况,包括有害气体浓度、施工地点前后5米的支架、顶板、巷帮的支护情况,不安全不施工。
?2、拆除施工地点的原有支架时,必须先加固其附近巷道支架,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3、掏槽时一般应按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掏槽深度必须符合规程要求,见实帮实底,掏出的煤、岩等物要及时运走,巷道应清理干净,确保通风设施前后5米范围内,无杂物、积水、淤泥。
?4、严格按照各类通风设施要求进行灰浆配制、建筑、勾缝和抹面。
?4、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车长,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5米,进、回风巷间要设反向风门。
?5、(1)永久设施要用不燃材料构筑,墙厚不小于0.5米。
?(2)墙面平整,无裂缝空缝、重缝,周边抹有不小于0.1米
?的裙边。
?(3)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
?(4)风门水沟设反水池或挡风帘,电缆孔要堵严,过车风门要有底坎。
?(5)风门能自动关闭,门框要包边沿口,有垫衬,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
?(6)风门上设有调节风窗时,窗框预留在风门扇的上方,调节
?窗口要备有可调节的插板,并有锁定装置。
?6、临时设施四周要接触严密,木板要鱼鳞式搭接,灰泥满抹勾缝,周边与煤岩接实。
?7、按设施要求,需要挂牌的进行挂牌,并认真填写牌板。
?三、操作结束:
?1、进行设施质量检查及现场的安全检查。
?2、施工完毕,应将剩余材料回收彻底,现场不留杂物。
&
> nbsp;3、仔细检查工作地点,不得遗留物品、工具和配件等。
?测尘工操作规程?
?操作准备:
?1、认真检查测尘仪器,做到外表清洁、附件齐全、电键或旋转按钮灵敏可靠。
?2、根据测尘地点和采样数量准备好使用仪表、工具及其附件。
?3、测量时用塑料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然后将滤膜轻放入滤膜盒内。要求滤膜不得有折皱,滤膜盒盖要拧紧,并置于干燥器内。
?正常操作:
?下井时应带全仪器、仪表、工具和记录本等。仪器要随身携带,严禁碰撞、挤压,不得让他人代拿或摆弄。
?1、选择好测尘位置,一般选在回风侧,距地面高度1.5米左右位置。
?2、采用电动式测尘仪器时,待测地点必须通风良好,瓦斯浓度不超过1.0%,且是工人经常工作的地点。
?3、测尘时,仪器的采样口必须迎向风流。对于连续性产尘作业,应在生产达到正常状态5分钟后再进行采样;对于间断性产尘作业,应在工人作业时采样。
?4、按规定的测定地点、次数要求,对井下各工作场所进行采样。
?5、使用测尘仪器测定时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测定。
?6、对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责。
?7、升井后,对所采样品及时进行处理,并填写有关记录、报表。
?8、定期对粉尘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进行化验和鉴定,报矿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
?操作结束:
?1、要及时将每次的测尘记录填入台帐。
?2、测尘完毕后,要填写粉尘测定结果报告表,月底做好本月粉尘浓度测定报告表,并及时上报。
?3、检查仪器、仪表,擦拭干净。
?4、监督好各转点、装卸点的喷雾洒水设施使用和巷道冲尘。
?测风工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明确任务:明确测风地点、项目,即测量所测地点的巷道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等。
?2、准备仪器:下井前要选好所要使用仪表的类型、型号,并检查仪表是否完好、风表校正曲线是否吻合。带齐必需的各类检测仪器、记录工具、卷尺、温度计、秒表等。
?二、正常操作:
?1、主要进、回风巷道内测风均应在测风站或固定地点进行;次要巷道内测风应选择在支护完好、无杂物堆积、无拐变段进行。
?2、根据所测地点的风速,选择合适的风表(微速风表0.3~0.5米/秒;中速风表0.5~1.0米/秒;高速风表10米/秒以上)。
?3、选用风表移动路线:可以采用折线法(六线法)、四线法、迂回八线法、12点法、标准路线法等方法之一。
?4、测风开始前应关闭计数器,将风表指针回零,在风表运转30秒时再开动计数器。在开停风表计数器的同时,开停秒表。
?5、测风过程中,风表移动要平稳、匀速,不允许在测量过程中为保证在1分钟内走完全程而改变风表移动速度。
?6、每次测量结果应做为详细记录。
?7、风表在移动时,测风员持表姿势应采用侧身法。测风时风表不能离测风员身体及测风地点顶、帮、底部太近,一般应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离。
?8、测风过程中,测风员要能够看到刻度盘。风表要与风流方向垂直(在倾斜巷道中更要注意),角度不得大于10?。
?9、在同一测定地点测风不得少于3次,3次测量结果误差不应超过5%,否则应追加测风,取3次平均值,再根据风表校正曲线的公式计算所测巷道的真实风速。
?10、按规定对测点风量、温度等参数进行测定,记入测风手册,并填入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
?11、升井后及时填写测风报表,做到“牌板”、“手册”、“报表”三对照。
?11、测风员发现风速、温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通知所涉及作
> 业场所的作业人员,采取撤离等措施,并立即向通风部门和调度室汇报。
?三、操作结束:
? 1、收齐并整理好所带仪器仪表。
? 2、升井后及时填写各类报表、台帐,做好上报工作。
?局部通风工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 1、开好班前会,听清领导布置的任务。
? 2、下井带好上岗证,带齐所用工具和所需材料,了解工作地点的风筒直径、长度、是否需要新接风筒。
?二、正常操作:
?1、按照《规程》规定,指定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及风口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
?2、局部通风机要安排专员职人员进行管理,不得随意停开,并实行挂牌管理。
?3、风筒的吊挂要平、直、稳、紧,避免风筒被刮破、挤扁、放炮崩坏。
?4、风筒吊挂要逢环必挂,环环有力,尽量靠近巷道一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
?5、吊挂风筒要采取由外向里的方向,逐节连接、吊挂。
?6、风筒的接头要严密,胶质风筒采用反压边接头。
?7、铁风筒与胶质风筒连接处要加软质衬垫,并用铁丝箍紧,确保不漏风。
?8、风筒的直径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需使用过渡节连接。应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9、经常检查风筒的质量,发现有破口、漏风,要及时修补;及时延长风筒,风筒末端距迎头5m~8m。
?10、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风,确需停风时,应按照矿井技术负责人签发的停风计划执行。
?11、在正常工作中,如果风筒突然断开、大破裂,影响到正常供风时,应及时通知受影响地点的人员撤出,并尽快修复、更换。在更换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有害气体的积聚情况,按照有关规定操作。更换完毕后,要向调度室和通风部门汇报。
?12、拆除独头巷道的风筒时,不得停风,要由里向外依次拆除。
?13、经常查看局部通风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循环风,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三、操作结束:
?1、整理好工具,搞好工作现场煤质管理工作,不留杂物。
?2、向领导汇报本班工作进展情况。
?甲烷报警仪操作规程?
?
?1、使用新仪器前,应先对仪器开机放电,待自动关机后,再插入专用充电器充电14小时,方可正常使用。
?2、在新鲜风流中打开电源开关约10分钟后,显示应为0
> .00+0.10以内,否则重新标定。
?3、按下开关持续约1~2秒,仪器电源即可打开或关闭。
?4、仪器内电池欠压时,报警几秒后自动关机,此时电源开关失去作用,只有重新充电后方能再开机。
?5、仪器再次使用时应将电放完,待自动关机后再充电;充电时间14小时,最长不超过16小时。
?6、校正顺序是先调零,后通气,调满度电位器。在新鲜风流中打开仪器电源,待读数稳定后,先调调零电位器,使之显示为 0.00;然后通入标准甲烷气样,待读数稳定后,调整校正电位器,使显示数与通入的标准甲烷气体浓度相同。
?7、当发现仪器反应缓慢或稳定性不好时,应及时更换催化元件。
?8、不得随意更改仪器电路和元件参数,以免影响仪器的防爆性能。
?9、甲烷报警仪在使用过程中,应每两周进行一次调校,以确保其准确性,校准工作由设备操作人员进。
?冲尘工操作规程?
?操作准备:
?1、下井前应准备好所使用工具和器材。
?2、巷道冲尘刷白前,遮盖好附近的机电设备、管线和风筒。
?二、正常操作:
?1、连接冲尘水管。
?2、冲刷巷道时要穿雨衣、戴口罩、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靴等。
?3、巷道刷白前,应先将巷道积尘冲刷干净。
?4、冲刷运输巷道时,应事先与运输调度联系,并在冲刷地点里外分别设岗,观察行人和车辆,当人员或车辆通过时,停止冲刷。
?5、冲刷或刷白架线电机车巷道时,应事先与有关部门联系,切断架线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停电牌,然后再开始工作。
?6、冲刷和刷白工作要顺着风流,有上向下依次进行。
?三、操作结束:
?1、收拾好各种工具和器材。
?2、升井后及时填写冲尘记录。
?监测中心站管理员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带好工作证。
?2、现场交接班。
?二、正常操作:
?按时交接班,上班前不喝酒,班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交班人员要把本班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与接班人员接待清楚。
?每隔30分钟检查1次机房温度、机身温度和电源情况。
?中心站24小时值班,要认真监测终端屏幕上所显示的各测点数据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值班领导和调度室汇报,并填写中心站运行日志。
?与井下监测维修人员协调配合进行传感器的校正。
?中心站值班员按时打印模拟量日报表,报送有关领导审阅。
?三、操作结束:
?1、做好当班记录,向领导汇报本班工作进展情况。
?2、做好交接班的有关事项。
?采煤工操作规程??
?1、熟悉作业规程,掌握作业技能,搞好自主保安,对本岗的安全、除杂等工作负责。
? 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作业地点的危险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听从
> 班组长指挥,但有权决绝违章指挥。
? 3、开工前,必须检查工作地点顶板、煤壁、支架等情况,及时处理伞檐等不安全因素,备好工具和足够的支护材料。
? 4、跨槽作业面向运输机尾,要注意槽内的大块煤(矸)和物料。
? 5、工作中必须经常进行敲帮问顶及时支护,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 6、放炮后,进入工作地点首先要检查顶板,支架,煤壁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7、及时挂梁护顶,插紧水平销,打好临时支护顶帮背实;及时把混入原煤的小线、木片、矸石等捡出放入杂物袋、箱。
? 8、攉煤时必须在支架完整支护有效的地点进行,严禁空顶作业。
? 9、支柱必须栽实升紧、迎山有力,初撑力符合要求并拴好保险绳。
? 10、放顶前必须全面检查工作地点的煤壁、支架、顶板及回柱工具,清净浮煤保证退路畅通。
? 11、放顶前,必须打好戗柱及特殊支架。
? 12、两人配合放顶作业,做到一人观察,一人回柱放顶。
? 13、初次放顶、放顶结束、遇到过断层、老空、破碎带、煤柱、托伪顶等情况时,严格执行专项措施规定。
?放炮员操作规程
?1、放炮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接触爆破材料的人员应穿棉布或其他抗静电的衣服,严禁穿化纤衣服。
?3、下井前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
?4、使用爆破材料的规定。
?(1)、炸药: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有煤矿安全标志的煤矿许用炸药,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1)、低瓦斯矿井岩石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一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 2)、低瓦斯矿井煤层掘进工作面、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 3)、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 4)、严禁使用黑火药、冻结或半冻结的硝化甘油类炸药。
? 5)、在同一次装药爆破的工作面,严禁装入两种不同性质的炸药。
?(2)、雷管:工作面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 1)、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
? 2)、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 3)、不得使用导爆管或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
?(3)、发爆器:必须统一管理、发放,定期效验发爆器的各项性能参数,并进行防爆性能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5、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实行“三人连锁”和“三保险”制度。
&nbs
> p;(1)、“一炮三检”制度:即装药前、爆破前、爆炮后必须检查爆破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若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装药爆破。
?(2)、“三人连锁”制度:即爆破前,爆破工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清点人数后亲自派专人警戒,并将爆破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由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煤尘浓度不超过规定后,将爆破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吹哨后爆破,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3)、“三保险”制度:即站岗、设置警戒 、吹哨。
?6、用爆破法贯通井巷时,必须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有关规定。
?7、严禁放糊炮、明炮和短母线爆破。
?8、爆破材料的运送:
?由爆破材料库直接向工作面地点人力运送爆破材料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1)、电雷管必须由放炮员亲自运送,炸药应由爆炮工或在爆炮工的监护下由其它人员运送。
?(2)、爆炸材料必须装在耐压和抗撞冲、防震、防静电的非金属容器内;严禁将电雷管和炸药装在同一容器内,严禁将爆炸材料装在衣袋内,领到爆炸材料后,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逗留。
?(3)、严禁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运输爆炸材料。
?9、爆炸材料的存放:
? (1)、爆破材料运送到工作地点后,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间距不得低于10m,严禁乱扔、乱放。
? (2)、爆炸材料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气设备的地点。
? (3)、爆破材料箱要加锁,钥匙由爆破工随身携带。爆破前必须把爆炸材料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爆破前需准备好够一次爆破的用的引药和炮泥以及装满水的水炮泥,并整齐放置在符合规定的地点。准备好炮棍、岩、(煤)掏勺及发爆器具等。检查发爆器与爆破母线。发爆器要完好可靠,电压符合要求;爆破母线长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无断头、明接头和短路,绝缘包皮有破损处时应进行处理。
?10、装配起爆药卷:
?(1)、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
?(2)、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附近的安全地点内做炮头,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起爆药卷。装配起爆药卷数量,以当时当地需要的数量为限。
?(3)、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4)、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
?(5)、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6)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11、严禁使用不通电和电阻不合格的电雷管。
?12、爆破工必须按下列顺序进行操作
?(1)、装配引药。
?(2)、检查瓦斯。
?(3)、装药。
?(4)、封泥。
?(5)、检查瓦斯。
?(6)、敷设爆破母线。
> (7)、警戒。
?(8)、爆破。
?(9)、爆破后检查瓦斯、支护。
?(10)、处理拒爆、残爆。
?13、装药前
?(1)、必须对工作面附近20米范围内进行瓦斯检查,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2)、必须对爆破地点附近10米内支架进行加固,保证支架齐全好。
?(3)、用压风或掏勺将炮眼内的煤(岩)粉清楚干净。
?(4)、对工作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装药:
?a.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架设不牢,支护不齐全,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b.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
?c.在爆破地点20M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e.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f.工作面风量不足,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
?e.炮眼内煤(岩)粉未清除干净时。
?g.装药地点有片帮、冒顶危险时。
?h.发现瞎炮未处理时。
?14、装药。
?(1)、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爆破说明书规定的各号炮眼装药量、起爆方式进行装药。各炮眼的雷管段号要与爆破说明书规定的起爆顺序相符合。装药时要一手拉脚线,一手拿木制或竹制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眼底,用力要均匀,使药卷紧密相接。药包装完后要将两脚线末端扭结。
?(2)、根据现场实际采用不同的起爆方式。正向起爆引药要最后装,引药及所用药卷的聚能穴都朝向眼底;反向起爆是先装引药,引药及所有药卷的聚能穴都朝向眼外。无论采用何种起爆方式,引药都应装在全部药卷的一端,不得将引药夹在两药卷中间。
?(3)、硬化的硝酸铵类炸药,在使用前应用手揉松,使其不成块状。但不得将药包纸或防潮剂损坏。禁止使用硬化到不能用手揉松的硝酸铵类炸药,并须交回爆破材料库。
?15、封泥.
?(1)、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的炮泥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
?(2)、装填炮泥时,一手拉脚线,一手拿炮棍推填炮泥,用力轻轻捣实。
?(3)、封泥的装填顺序是:先紧靠药卷填上30~40毫米的炮泥,然后装填水炮泥一个,在水炮泥的外端再填塞炮泥。
?(4)、装填水炮泥不要用力过大,以防压破。装填水炮泥外端的炮泥时,先将炮泥贴近在眼壁上,然后轻轻捣实。
?(5)、炮眼封泥量的规定:
?1)、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拉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2)、炮眼深度为0.6m~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3)、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4)、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5)、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
?6)、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
?16、敷设爆破母线。
?(1)、爆破母线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绝缘双线。
?(2)、严禁用轨道、金属管、金属网、水或大地等当作回路。
?(3)、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4)、爆破母线必须由里向外敷设
> 、在压力机下面应垫一木块,接住压掉物品;
?8、工作结束时关闭电源,打扫卫生
?电话维护工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带齐各种工具、相关仪器仪表及设备配件。
?2、下井前听清楚领导布置的任务。
?二、正常操作:
?1、班前不喝酒,班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电话机应尽量避免安装在有潮气、淋水、积尘的工作地点。
?3、定期清除话机上的灰尘、油污和潮气,檫拭调整各个触点。螺钉应紧固,触点接触应良好,送、受话器通话效果应良好,铃声应响亮。
?4、电话不能正常使用时,应首先检查电话机是否损坏,如果电话机正常,则沿通讯线从话机开始查线。
?5、拧卸凹窝内的螺钉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6、更换话盒、听盒等工作,可在井下进行,其它修理工作均应在井上进行。在井下打开机箱之前,应通知交换机值班员禁止呼叫、通话,并加闭锁。待更换完毕修复后,再通知交换机值班员恢复正常使用。
?7、按照线路图校对电话机接线,接线应正确,连接应良好,元件、导线应齐全无损。
?8、电话机检修完毕后,必须做到零部件齐全无锈蚀,外壳无损伤。
?9、井巷内放电缆因长度所限,必须有中间接头时,可将接线盒放在水平位置固定好,不应使接头承力。
?10、电缆的断头应及时封补,以免芯线受潮。
?11、电缆必须吊挂整齐,不得吊挂在水管和风管上。如果电缆与水管、风管在巷道同侧敷设时,电缆必须吊挂在管子上方,并离开0.3米以上的距离。
?12、 通讯电缆线不能与动力电缆交叉混挂,它们之间至少要有0.1~0.2米以上的距离。
?13、 电缆敷设不得过紧,应略有驰度,并且每100米内应有1~2米的余量。
?三、操作结束:
?1、收拾好所带工具。
?2、清理维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