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企资讯>映日“初心”别样红——滨湖煤矿建矿15周年发展纪实

映日“初心”别样红——滨湖煤矿建矿15周年发展纪实

每一段的发展历程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次的成功背后总有一群人负重前行;每一步的坚实迈出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伴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铿锵步伐,聆听着新时代催人奋进的号角,在山东能源集团“稳中求进、进中提质”、枣矿集团“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滨湖煤矿迎来了建矿15周年。

15年春华秋实,安全生产在宽严并济中更加稳固,多项经营指标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薄煤层智能化开采经验在全国推广,员工的衣食住行明显改善,矿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5年硕果累累,先后荣获鲁班奖、太阳杯、中国最美矿山、全国煤炭工业五精管理样板矿、全国煤炭工业三本五效家和文化品牌矿、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先进单位等百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验收,因成功迎接全国煤矿薄煤层智能开采现场推进会而再度刷新形象,蜚声行业内外。

15年栉风沐雨,勇于担当、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滨湖人”,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煤炭市场寒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以奉献精神和担当品格,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辉煌乐章。

矿井15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自力更生、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绘就了一幅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激流勇进的发展画卷。

扎根——顺势而起

时光追溯到2003年11月,这是一个载入滨湖煤矿史册的月份。按照“基建投资最少、建设周期最短、施工效率最高、文化气息最浓、文明程度最高”的现代化数字化示范矿井建设目标,滨湖人在芦苇丛生的沼泽地上向大地深处打下第一钻,就此拉开了基本建设的序幕。

然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庞大的系统工程、艰难的工作生活环境、技能参差不齐的员工队伍,给快速建矿出了一道难题。

为加快建设速度,该矿坚持“高起点、高境界、高标准、高效率、高落实”的工作定位,充分发扬“敢打必胜、超越自我”的枣矿精神,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周密部署,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牢牢把握住了建设的大方向和主动权。从此,轰鸣的机器声、整齐的号子声、工人的欢笑声打破了荒草地的寂静,多少个日日夜夜里,滨湖煤矿的开拓者们战风沙、斗酷暑、抵严寒,用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描绘着宏大蓝图,矿井踏上了超常规、跨越式建设发展之路。

2005年5月,又一个历史重大时间节点。经过短短18个月紧张而有序的建设,全面完成了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顺利实现原煤生产系统带载联合试运行,其它配套的生产生活设施也相继投入使用,矿井初步具备生产条件,一举打破了国内同类型新建矿井从投产到达产所需1至3年的常规建设速度,创出了全国同类型矿井建设周期的最短纪录。随着采煤机滚动,埋藏在地心深处的乌金从井下滚滚涌出时,广大建设者奔走欢呼、喜极而泣。

2005年也是需要铭记的一年,矿井试运转以后,各系统运行良好,供电、通风、排水、提升、运输等系统运转正常,顺利通过山东省煤矿工程质量监督站对矿井单项工程的质量评审,矿井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被评为优良工程。并实现了当年试生产、当年达产、当年见效的壮举。只争朝夕、实干兴企的滨湖煤矿开拓者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国煤炭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刻,这座枣矿集团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安装,采取新井新机制建设的现代化矿井,承载着百年枣矿改革发展、转型发展、引领发展的梦想,在跌宕起伏的煤炭市场经济大潮中扬帆起航。

求索——笃定前行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也见证了不平凡的开采历程。滨湖煤矿建成投产后便烙下了现代化矿井的印记,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前行的路上从未停步。

滨湖煤矿主采12、16层煤,可采煤层平均厚度在1.3米以下,且地质条件变化大,断层、夹矸等地质构造多。2005年首个采煤工作面仅用5天就完成了设备安装和试生产,创出了薄煤层机械化机组安装同行业最快纪录;2010年在井下安装了无极绳绞车,减少了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保障系数;2015年建成了年入洗能力120万吨的全自动化智能选煤厂,迎来了“精煤”时代。

然而,随着煤炭市场“黄金十年”的落幕,矿井迎来了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形势和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的双重考验,加之传统的采煤机组配套不合理,装机功率低、滚筒直径大,造成割顶破底,严重影响煤质,而且劳动用工多,职工劳动强度大,生产工效低。

薄煤层矿井的先天不足,注定了发展道路的艰难与坎坷。该矿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魄力,大力实施提升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一提双优”建设,对生产模式、生产工艺进行彻底改造,着力孵育发展新动能,向着“智慧矿井”迈进。

他们把提升采煤装备水平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试验田”,在全国薄煤层矿井智能化生产没有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多方求索、倾力实践,与设备厂家联合研制薄煤层智能化装备,于2016年率先应用了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组,矿井迎来智能开采新时代,随后,又装备了两套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组,一举实现12煤和16煤的智能化开采。

据了解,该机组在顺槽监控中心就能对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机、转载机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在地面调度中心就可对设备进行一键“启停”控制和远程干预操控。实现了“煤厚就是采高”,资源回收率达到99%,混煤热值提高近400大卡/千克,单产水平提高了一倍以上。

滨湖煤矿智能化开采的率先实战,彻底颠覆了薄煤层矿井传统的采煤方式,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其“薄煤层综采远程可视智能化成套设备研发与应用”创新成果被命名为中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为全国薄煤层矿井智能化开采提供了“滨湖经验”,吸引了全国大批同类型矿井前来观摩学习。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落实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一提双优”建设,实现矿井高质量发展,就要在实施装备升级、提高生产系统性能中寻找答案。

面对掘进装备功率小、进尺少、效率低的实际,该矿统筹推进高效快速掘进线建设。引进EBZ-230A型综掘机、挖掘式装岩机、液压锚杆钻车、PYC6Z型遥控式远距离喷浆机、自动上料机器人等先进设备,为掘进机安装可视遥控装置,实现一键启停及前进、后退、切割、出矸远程操作,掘进效率提高30%以上,单头日掘进水平提高了46%,具备了月掘进500米的能力,保证了矿井正常的生产接续。

随着采掘生产能力的提升,“储装运”系统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为确保煤炭“生产出、运得走、提上来”,他们对井下运输皮带进行远程集控改造,实现了地面远程操控、井下无人值守,压缩一线岗位工近70人,运输效率提高30%以上;井下安装TDS智能选矸和矸石充填系统,利用x射线,对煤与矸石进行数字化识别,将选出的矸石充填至废旧巷道,做到矸石不上井,实现绿色开采,一举解决了储装运“卡脖子”难题。

全面升级地面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增设改造岗点“天眼”、红外感应、信息基站、各类传感器等设备,更换光纤传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在对传统的7大系统监测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运输、供电、选煤等15个子系统的智能化监测监控,各系统数据、设备运行数据一目了然,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

建设智能发运系统,基于SAP/PI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视频抓拍、监控定位等技术手段,通过安装门岗控制、磅房无人值守、煤仓定量装车、铲车秤计量、电子围栏区域定位、集中监控自动报警等20余个系统模块,实现了车辆从进矿到出矿的发运全流程管控,建成了集团公司内部唯一一家智能发运系统,发运效率提升40%以上。

智能采掘、智能储装运、智能选矸、智能洗煤、智慧调度指挥中心“五大板块”的协同升级,智慧安全评价、群众安全、党员印记、党建云等网上管理平台的综合运用,涵盖了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工作各个方面,使矿井生产更加安全、集约、高效,矿井迎来了“安全+智能+生产”新时代,驶入了“互联网+”管理智能增值快车道。

握算——行稳远航

如果说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先进工艺是高产高效的利器,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则是矿井实现高效益的重要法宝,是矿井稳中求进的根本保障,更是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15年来,滨湖煤矿走过了煤炭的“黄金十年”,经历了煤炭市场的“寒冬”,迎来了“扭亏为盈”的“春天”,矿井原煤销售1216万吨,精煤销售204万吨,营业收入537162万元,上缴税金98688万元,在新时代的标尺上铭记了清晰的刻度,为高质量发展的“枣矿营盘”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5年间,滨湖煤矿积极顺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行情,置身枣矿集团“大经营”管控格局,坚持效益导向,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持续在“内控、外拓、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推动矿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产销协同有深度——

作为薄煤层矿井,受地质条件影响,滨湖煤矿生产的煤炭硫分高、挥发分高、发热量低,一直以来仅作为电煤配煤使用,销售渠道单一,销售压力很大。

如何破解“高硫气肥煤”的销售难题?该矿从抓好井下现场源头入手,不断完善井下各生产系统,矿井原煤产量从45万吨/年提升到110万吨/年。制定《关于全面加强煤质管理的考核办法》,树立“煤厚就是采高”的理念,并与工资效益相挂钩,坚持奖罚并重,以奖为主,变“负制约”为“正激励”,变“要我抓”为“我要抓”,充分调动生产区队抓煤质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智能化重介洗煤厂的优势,全程做好重介分选和煤泥水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调节,认真落实配煤、降硫措施,全力抓好洗煤管理的每一道关口,为客户精准提供煤质煤种,以最优的产品质量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充分发挥无人值守远程计量系统优势,加强对发运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全流程控制,创出了单日发运9000吨的新纪录。

按照稳固老客户、寻求新客户,保住大客户、维护小散户的工作思路,制定中长期销售策略,成立产销协同办公室,建立“周汇报、旬调度、月总结”动态工作机制,动态分析掌握市场信息,找准采场与市场的结合点、产量与质量的平衡点、煤质和客户的对接点,突出电厂用煤和焦化用煤两种用途,积极变“坐销”为“行销”,把“精诚服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强力推手,在通过电话、走访、座谈等形式与老客户进行深度沟通、稳固现有电煤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焦煤用户,全力丰富客户群组,打破了“滨湖煤”只能用于电厂配煤不能用于炼焦精煤的历史,赢得了销售主动权。

节支降本见成效——

人们常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句话不仅可以形容老百姓过日子,同样也可以用在矿井的节支降本上。该矿本着“省下的就是赚来的”原则,建立区队、修理厂、设备管理中心、供应科、考核办“齐抓共管”的废旧物品管理模式,坚持回收复用向深里走、向心里走、向实里走,小到‘一钉一铆’、大到综机设备都要认真做好回收复用,全面落实‘积少成多’理念,助力矿井节支降本,不断提升矿井经济运行质量。

持续拓宽自主维修范围。2012年组建了修理厂,打破了矿上所有的设备全部外委维修成本高、受制于人的僵局。并采取外聘技师、以师带徒、边学边干等形式,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模式,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分别于2017年成立综修车间、2019年成立机电车间,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综掘机、水泵、电机等大型机电设备的自修,菱形网、钢筋网、锚杆、锚索全部自制加工,自主维修效果显著。

外部开发结硕果——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更难;出路出路,只有走出去了才有路。2015年面对卖煤难、回款难、员工收入减少等实际问题,实施“走出去”战略,分灶吃饭、分兵突围,是该矿扭亏的必然选择,经过多次考察、艰苦谈判,于3月16日挺进山西中阳桃园容大煤矿,迈出了矿井赴外开发的第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枣矿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对矿井负责、对职工负责的原则,从2018年就组织专班,先后6次赴晋、陕、蒙、贵、云等地进行调研考察,结合赋存条件和经营效益统筹考虑,经过分析论证、反复商谈,最终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裕民焦煤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于2020年3月10日奔赴“三晋大地”,标志着该矿在外部开发上实现了新突破。

政策创效有保障——

该矿积极对接落实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系列煤炭企业减负政策,深度挖掘创效潜力,最大限度争取各项政策红利,实现创效再提升。

他们结合矿井实际和发展需要,成立政策创效研究会,制定形象进度工程表,每月召开一次政策创效汇报会,及时掌握各项目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创效工作管控到位。制定奖罚制度,对项目优、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进行奖励,对弄虚作假、没有含金量、完成质量不高的给予处罚,保证政策创效工作在务实中“前行”。

同时,该矿还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制定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五小”创新、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每年拿出近百万元奖励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一项项实用的创新项目推动着矿井高效生产,科学的管理技术创新已成为矿井发展从“量”向“质”迈进的新引擎。

惠民——和谐共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谐共建美丽矿井,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让员工享受“在矿如在家”的温暖,滨湖煤矿一直在“赶考”,交出了一份又一份高分答卷。

建矿初期,该矿坚持秀美与发展共赢战略,依托矿内空闲土地多,濒临湖畔水资源丰富、环境秀美等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种植养殖,打造了绿色种植养殖品牌。清心湖、七孔桥、钓鱼台、荷塘月色……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名称,与园区内蔬菜、树木、草坪相映成趣,季季有花香、四季披绿装,同时建设了文化广场、职工健身园等文化阵地,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处处呈现文明祥和景象,俨然一曲田园牧歌与工业旋律的完美合奏。

近年来,该矿致力于“花园式”矿井建设,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长效管理办法,强化“区域图·点数”管理,建立管理人员24小时巡查制度,采取走动式保洁,加大人员流动量大的工广、办公地点、生产场所、“两堂一舍”等区域的保洁力度,利用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时间,组织党员团员对人工湖周边及工广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建设了绿荫停车场,增设了车辆冲刷系统。办公楼、职工宿舍楼、文化长廊等场所加装霓虹灯,工广增设安全文化、愿景理念一条街,矿井呈现出环境优美靓丽、文化氛围浓厚的景象。

如今,当你再次踏上滨湖这片热土,就会发现工广宽敞整洁,绿树成荫、花开芬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间或其中,浓浓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遍地的绿叶茂盛、百花争艳尽收眼底,稳固的安全高效开采赢得市场青睐,清洁、美丽、新颖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矿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整座矿井一派生机盎然。

民以食为天,守着“青山绿水”喝“西北风”的事情,广大员工不会答应。

有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还要让员工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员工获得满满的幸福感,这是“美丽和谐滨湖”战略的立足点和最终目标。

该矿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全体职工共享”,将民生工作作为凝聚合力、激发矿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以实现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持续在提升职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上作文章,全力落实好各项惠民措施,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安全是员工最真诚的期盼,也是惠及民生的幸福源泉。要想安全牢固,必须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15年来,该矿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深化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双基”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分井上下成立安全包保小组和安全监察小分队,重点加大薄弱时段安全管理、风险辨识评估、隐患排查治理、风险过程管控力度,严抓隐患问题剖析、治理、跟踪、复查。对安全隐患不按时整改、整改不彻底或出现反弹的,一律按照《滨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从严追究和处罚,全力构建查处隐患、防止事故的“天罗地网”,实现安全质量责任落实零缝隙、问题整改零留存、问题复查零反弹“三零”管理长效化、动态化,铸就矿井安全生产的“钢铁长城”。

为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洗浴、就餐、作息环境,该矿持续加大“两堂一舍”管理力度,以“干净舒适澡堂”为目标,根据季节不同,随时调整水温室温、整理环境卫生,确保职工上井后随时都能洗上舒心澡。定期对职工公寓的空调进行清理、维护,更新职工宿舍房间内用品,实行“楼长式”管理,切实改善职工的住宿环境和条件。建立常态的安全监管机制,定期对职工餐厅的饭菜质量、购买渠道、环境卫生等进行专项检查,从饭菜品种、销售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现场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设立热线电话,时刻接受职工的监督,确保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让职工24小时吃上丰富多样、热香可口的饭菜。

针对职工上下班回家难的问题,优化通勤班车行车路线、降低乘车费用,从承包到委托、“硬座”到“软座”、燃油到电动,三代班车的变化,折射了职工幸福指数的持续提升,确保了职工“安全到矿、平安到家”。

搭建爱心连接桥,持续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活动,成立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中心、赴外创业者服务中心,制定精准帮扶救助管理办法,通过定向帮扶、动态帮扶、金秋奖学等举措,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实现精准帮扶无缝隙、救助全覆盖、工作常态化,更好地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

通过持续推进装备升级、优化生产系统、落实各项举措,于2018年9月实行了全矿井“取消夜班+周日集休”新机制,彻底颠覆“一年365天、一天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的传统循环作业模式,消除了夜班及周日安全薄弱时段,让职工更加体面工作、幸福生活,温暖了职工的心。

奋进——激发斗志

微山湖畔,传承着铁道游击队的红色基因;美丽智慧矿井,弘扬着百年枣矿的红色精神。

滨湖煤矿党委成立于2006年5月,现有党支部16个,党员389名。15年来,该矿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认真践行“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旗帜鲜明地将讲政治贯穿落实各项工作全过程,持续在政治引领、政治导向、挺纪在前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落实力、拒腐力,党建工作与矿井中心工作精准内嵌、深度融入,为矿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思想引领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该矿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把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作为把握工作方向、提升履职能力、推动工作发展的有力抓手,从严从实抓好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主题学习教育,做到“规定动作”达标准、“自选动作”有特色,着力在内化、固化、转化上下功夫,努力把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从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系统思考、超前管控、变革管理的思维模式提升,汇集了众志成城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时,建立思想教育包保机制,坚持务实和务虚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探索线上下集中学习机制,引导干部职工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学习、讲纪律,动态掌握职工思想变化,及时做好疏导和谈心,确保思想教育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使思想和行动始终与上级保持一致,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能。

强化党建阵地建设是发挥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该矿以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干部一个标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目标引领,实施引领、保障、推动、内驱、凝聚“五位一体”党建融入工程和“灯塔、旗帜、风帆”党员示范引领工程,突出党支部自身特色,开展了党建工作品牌化创建,通过评选论证、现场实践,先后打造了洗煤厂党支部“夺旗争星”先锋党员竞赛、通防科党支部“四比四看”、机电科党支部“三精四优”等16个党建品牌项目,并以头面、岗点、窗口为平台,建立了33个党建示范点、50余个党员先锋队、标准岗、攻坚班,形成了群星璀璨、百花争艳的品牌效应。

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技术高、品格好、懂规矩、能干事、敢担当”原则,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善不善干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和使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力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制定《关于加强全员素质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全员素质提升中长期规划和“百名后备人才”计划。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当好“伯乐”,寻找“千里马”,大胆启用在关键时刻、关键工作、关键任务上能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李云龙式”管理干部,完善管理人员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让担当作为的干部职工有平台、有空间、有盼头、有奔头。持续健全完善《管理人员优胜劣汰考核办法》,采取日常积分和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考核,让有为的人更有位,让无为的人丢位子、丢票子,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忠诚敬业、务实创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清正廉洁”的人才队伍。

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监督就是关爱”的理念,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积极构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等多位一体的“大监督”体系。扫描虚假不实、违规操作、利益输送等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透视“人财物、产供销”等工作环节中的“难点”问题,实施联动式、点穴式、网格式、暗访式、巡察式监督检查。实施“问责问廉问效”推进履职效能常态化监督检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在“四风”问题、“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按照考核细则严肃追责、问责,根治管理之弊、作风之疾,促使各级管理人员俯下身子、沉入现场、真抓实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15年的发展历程,从梦想到现实、跟跑到领跑、追兵到标兵,滨湖煤矿在开拓创新、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的征程中,开创了一条崭新道路。

风生水起,踏浪前行。展望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滨湖煤矿将在枣矿集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讲政治、讲团结、讲奉献,抓安全、抓质量标准化建设、抓产销协同,稳生产、稳职工队伍、稳市场销售“三讲、三抓、三稳”开展工作,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良好的精神风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蓄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全速推动滨湖煤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枣矿集团“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贡献滨湖智慧和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怎么知道碾压式1615重锤破碎机转子平衡不平衡

上一篇:守规矩 提士气 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