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安中心>煤安技术>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3501工作面已累计推进(平均进度)45米(皮带巷推进53米,回风巷推进37米),为做好3501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期间工作面不发生高温、气体超限、发火等情况,特制定如下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请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
        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管理
        1、综采队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要求每班必须对上下隅角、煤帮支护材料进行拆除、回收,确保顶板在垮落步距内能够自然垮落。
        2、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求每班放实上下隅角,上下隅角放顶滞后步距最大不得超过3m;如上下隅角顶板超过3m仍未自然垮落时,则由综采队采用放炮法进行强制放顶,否则停止工作面推进,另行指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注氮防灭火:
        1、工作面注氮防灭火通过在下隅角预埋注氮管路至采空区,采取“连续、开放式”注氮方式。
        2、工作面注氮期间除制氮机必要检修外,必须保持24小时连续不间断注氮,注氮流量控制在400-450m3/h。
        3、注氮期间,由压风工每天定时对氮气中氧含量进行检测、记录,生产科主管技术员不定时抽检,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调度室。除调度室下发指令要求停止注氮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要求开停注氮。
        4、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工作面下隅角预埋注氮管路的拉移、维护均由综采队负责,若出现管路损坏、变形、堵塞等现象时,及时汇报调度室及生产科,生产科安排采取相关处理措施,不得瞒报、谎报,以免造成氮气泄露伤人事故。
        工作面煤体超前注水防灭火:
        1、由通灭队分别在3501工作面皮带巷、回风巷超前工作面10米处开始施工超前注水钻孔,实施煤体超前注水,进行预防性注水;
        2、超前注水钻孔间距5米,根据工作面煤厚计算,皮带巷钻孔仰角15-20°,回风巷钻孔仰角3-5°,垂直两巷中心线施工,钻孔开口高度为距底版1-1.5m;两道钻孔施工可分阶段施工,但两道内超前注水钻孔各不得少于4个;
        3、钻孔施工完成后要求立即对该面实施超前注水,每孔注水量暂定为17m?,现场依实际情况而定,以湿润煤体不出现大量外渗为原则,每班对所施工的钻孔进行循环倒换注水。
        工作面供风管理:
        3501工作面在前期回采期间,考虑回风侧巷道呈阶梯型布置,通风阻力较大。故工作面供风量需严格按照矿井通风设计要求配风,实际供风量不得低于600m3/min,为做好工作面风量管理,要求通灭队做好如下通风设施管理:
        1、二采区一号、三号、四号联络巷风门;
        2、25113皮带联络巷风门;
        3、二采区轨道下山运输通路风门;
        4、三采区所有风门、风障。
        要求通灭队加强通风设施维护及管理,定期排查漏风点,完善风门闭锁装置,减少矿井因通风设施造成的漏风及避免出现风流短路现象,确保工作面及用风地点风量稳定、合理,为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气体监测
        正常回采期间工作面气体的检测,主要通过现场人工检测和传感器监测两种手段:
        1、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瓦检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工作面气体监测工作,每班必须对工作面、上下隅角、回风流等指定地点的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及氧浓度进行检查,并汇报调度室及通灭队进行记录,信息化队要定期标校各类传感器,确保灵敏有效。
        2、每班至少对工作面温度及各种气体参数检测2次,出现异常情况时,随时进行抽检,具体测点设置如下:
        Ⅰ、距工作面上口大于10 m处的回风巷风流中。
        Ⅱ、工作面下出口处。
        Ⅲ、工作面前半部煤壁侧、输送机槽(机架前)和采空区侧(后部输运机)。
        Ⅳ、工作面后半部煤壁侧、输送机槽(机架前)和采空区侧(后部输运机)。
        Ⅴ、输送机槽中央距回风口15m处风流中。
        Ⅵ、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测点。
        Ⅶ、距采煤工作面下口大于10m处的皮带巷进风流中。
        Ⅷ、采煤工作面回风流进入采区回风巷前10-15m的风流中。
        其他辅助防灭火技术
        1、人工码设黄土墙封堵上下隅角: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下隅角如出现放顶垮落不实现象,可采用人工码设黄土墙的方法,对上下隅角的空洞或漏风点进行封堵,以减少采空区漏风。
        2、喷洒阻化剂:在工作面回采推进期间,要求每推进1.2米,人工喷洒阻化剂不得小于100kg;灌浆山泥浆中添加阻化剂每次控制在400-500kg之间。
        二、安全技术措施
        1、由综采队定期疏通工作面两道的排水系统,确保完好可靠,灌浆期间的脱水必须及时通过人工引至泄水巷排出。
        2、通灭队必须加强灌浆、注氮系统检修(灌浆山设备及管路、闸阀等)工作,并在灌浆山存贮一定数量的阻化剂。
        3、加强矿井所有风门、风障的维护及管理,特别是三号联络巷、四号联络巷及25113皮带巷通路风门必须重点进行管理,严防其出现风流短路或工作面供风不稳定现象出现,各维修点必须做好放炮后清渣、清煤工作,严防因放炮落煤堵塞而影响工作面风量稳定。
        4、调度室、安检科每班必须有专人对工作面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作业。
        5、工作面瓦检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气体监测工作,每班按照指定路线对工作面进行巡回检查,现场交接班,严密监测气体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6、灌浆时,灌浆工必须现场监护,合理控制灌浆量,不得出现大量漏浆,影响工作面正常作业。
        7、灌浆期间,通灭队必须设专职人员现场进行观测漏浆情况,发现有大量渗水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要求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8、灌浆期间,对设备、电缆等必须用旧风筒遮盖保护,以防淋湿。
        9、抬钻、打钻及灌浆前必须检查施工现场支护质量,敲帮问顶,加强支护;作业人员做好自主保安,时刻注意设备及支护安全情况,要求服装整齐,绑紧衣袖、衣襟,确保自身安全。
        10、注氮期间,工作面瓦检员必须加强上下隅角氧含量及其他气体浓度检测,如发现上下隅角、支架后采空区氧含量低于18%及时汇报调度室,悬挂警示牌,严禁人员进入低氧区作业。注氮时间另行通知。
        11、工作面放顶作业如需放炮作业,严格按照生产科下发的放顶相关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12、工作面如出现气体超限、高温或发火等事故,则由生产科另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本措施中未尽事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相关措施执行。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上一篇:铬锆铜是什么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