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铁路北仑港站一片繁忙。过半的股道停满了装载集装箱的列车,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经铁路汇集于此,随即进入北仑港区码头等候出海。“宁波海铁联运年业务量在去年突破了百万标箱,其中八九成是从这里进出的。”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操作中心操作主管夏亮亮自豪地告诉记者,至去年4月铁路穿山港站正式投用,背靠全球第一大港的宁波,实现了三大港区火车直通。(浙江日报1月7日)
据了解,按照传统江运模式,重庆到出海口一般需10天至15天,而渝甬班列57个小时便可直达宁波舟山港,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且物流成本比集卡走公路省了近一半。随着铁路网能力的扩充,特别是口岸和港口铁路后方能力的加强,铁加快集装箱运输发展,加强与港口、船舶公司的相互衔接合作,扩大多式联运班列开行的数量和覆盖面,让铁路货运充分发挥潜力和作用,积极融入现代物流产业中,为国内外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运力支持。通过“公转水”“公转铁”“陆水空接力”等方式发挥“多式联运”的灵活性优势,推动了物流成本的下降。也减少了中间环节,符合现代物流运输的运作方式,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特别是铁路货运在绿色环保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按照“公转铁”计划,全面实施铁路运输方案,这样可以有力促进了公路货源向铁路转移,有效减少了交通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以2018年至2020年宁波全市海铁联运业务量完成240万标箱估算,相当于平均每天减少4300余辆次小汽车的交通量、减少碳排放42.5万吨,节约燃油15300万升,带来物流业务收入超过32亿元,惠及企业超过250家。铁路运输是不断在降低物流成本,最便捷的一条路铁路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为货主节约了物流成本,是双赢的局面。
海铁联运跨境联运方式,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连接铁路、海运和公路等传统运输方式的衔接点和共同处,打通它们之间的“脉络”,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这样既提高了货物运输能力,又大大降低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费用成本、资源消耗和时间耗费。(文/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