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设计
一、设计依据
(一)己批准的地质报告(包括说明书及图纸)。
(二)设计采区所接替的生产采区的概况及矿井生产接替情况。
(三)设计采区的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生产采区的地质情况(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
(四)采区内的自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勘探控制程度描述,预测评估采区的开采条件。
(五)采区内煤层赋存特征、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压岔关系;邻近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六)采区储量计算。
(七)图纸资料:
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储量计算图;
2、采区勘探线剖面图;
3、井上下对照图;
4、高、突采区必须有瓦斯地质图。
二、采区方案设计
(一)列出主要可行方案,多方案论证比较,推荐最佳方案。
(二)方案中必须确定的设计参数。
1、合理确定采区几何尺寸,计算储量,并确定煤柱尺寸。
2、采区生产能力、采掘工作面个数、服务年限。
3、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采掘机械、巷道布置、开采程序。
4、优选通风、运输、供电、通讯、排水等系统和设施。
5、安全监测、综合防尘以及防治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措施。
6、采区主要技术指标及建设费用估算。
7、采区设计方案平剖面图(必须含多方案比较图)。
三、采区初步设计
(一)采区设计依据(同项目一)。
(二)编制初设说明书,内容包括:
1、采区巷道布置、小阶段划分的个数,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掘进设备、采掘比例关系;
2、采区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采区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及相应措施,储量计算及回收率;
3、回采工艺、顶板管理、开采程序、采煤方法、设备选型、生产能力、采掘工作面个数、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4、采区绝对及相对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预测,通风系统、设施、风量计算及通风能力验算;
5、采区煤、矸、材料、设备、人员运输设施及综合能力,并附系统图(示意)
6、通风系统设计(必须有设备选型计算、通风网路解算);
7、供电系统及能力;
8、排水系统设计(含采区涌水量确定、排水方法确定、排水设备及能力选择和采区水仓设计);
9、压风系统设计;
10、采区通讯及照明系统设计;
11、监测系统设计;
12、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13、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他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14、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采区设计概算;
16、高温采区必须有专门的降温设计;
17、高、突采区必须有专门的抽放瓦斯设计。
(三)设计附图:
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及机械配备图;
2、通风系统图;
3、供电系统图;
4、开拓系统平、剖面图;
5、生产系统示意图;
6、高温采区的降温系统图;
7、高、突采区的瓦斯抽放系统图。
四、采区设计的编制审查程序及业务管理
(一)方案设计必须于开工前半年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二)采区方案设计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本矿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共同比较论证。
(三)采区初设必须于开工前3个月编制完毕,并报集团公司总办室备案。
(四)采区初设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审,才能交付施工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