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壹点]奢侈品组团降价因为关税降了?你又被骗了!

[壹点]奢侈品组团降价因为关税降了?你又被骗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6-01-13 12:33:45 新闻归档

场内外排长队,只为买个奢侈品,这样的景象似乎已经成了出境游的中国“豪客”的惯有标签。而最近一段时间,类似的“抢购盛况”却在国内多个城市轮番上演,连一向低调的济南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其实,奢侈品降价在国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自从今年4月,香奈儿宣布下调中国大陆售价后,奢侈品市场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迪奥、范思哲、百达翡丽、泰格豪雅等品牌也纷纷“跟降”,降幅之大引得一众人等生怕“捡不到漏”。

然而,在热闹降价的背后,奢侈品牌又有哪些商业考量?难道是为讨好消费者,自甘放低身段?还是应中国关税调整之机,顺应政策之意?又或者只是为了降价保市,挽救下降的业绩?

商场大张旗鼓造势 

品牌羞羞答答应声

5月底6月初,泉城路商圈的不少奢侈品就已经收到了商家发来的降价函。Gucci五折起、阿玛尼六至八折……尽管此时也正是这些品牌的打折季,但如此力度却是前所未有的。5月28日,贵和购物中心Gucci店率先开启了五折活动,店外一度排起了长队,甚至还贴出了“由于店内客流较大,现店铺进行临时闭店”的告示。

随后,阿玛尼、菲拉格慕、博柏利等国际大牌相继跟进。6月10日前后,两条微信就在朋友圈广泛转发,一条是“贵和购物中心的大牌折扣季”,打出五折、六折口号的品牌不在少数;一条是“银座商城的大牌折扣季遇上周年庆”,银座独家再享折上折。在济南奢侈品牌最密集的这两个高端商场里,一向高冷的大牌密集降价,一时间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6月17日,不少奢侈品牌的打折促销仍在进行中,不过多数店里的人气与促销刚启动时差了不少。记者注意到,如果商场前期没有对大牌促销进行充分预热,想知道哪些品牌有折扣也是个难事儿。记者走访的不少门店都没有关于打折的明显标识,只有问起工作人员才能得知详细信息。

其实,打折季已经在国内外持续多年,而重视形象,视优雅、阶层为生命的奢侈品,仍然只是悄悄地在店内遮遮掩掩地进行。尽管这一波打折力度前所未有,但随着品牌折扣期的逐渐深入,以及折扣商品的减少,消费者对折扣商品的关注度也随之下降。

借关税调整之名 

行降价保市之实

“除了部分商品外,全场都是五折,以往从来没有这样的力度。”DOLCE&GABBANA的工作人员分析,“这么多品牌集体降价,可能是因为进口关税降低吧!”据悉,自今年6月1日起,中国降低了服装、护肤品等14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巧的是,降税消息从5月底传出后,不少奢侈品便开始降价销售。

很自然地,市民就把奢侈品降价与降税联系了起来。而实际上,关税并不等同于进口环节税,在价格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以化妆品为例,进口环节税包括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三部分,而关税税率仅为5%。一瓶100元的化妆品,关税仅为5元,消费税为45元,增值税为25.5元。关税税率降为2%后,关税就从5元降到了2元,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不大。

“进口关税降低,奢侈品趁机降价,其实就是找个幌子,不想明确表示降价而已。”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济南日报记者,“奢侈品这是在降价保市,降价将成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新常态。”随着反腐政策不断深入以及国人购买渠道的多元化,奢侈品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美国贝恩公司称,2014年,中国本土奢侈品销售额降至约250亿美元,降幅达11%。

中国人对奢侈品的购买热情和能力下降了吗?其实不然。奢侈品专业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在海外购买奢侈品的开支增长9%,达到810亿美元。消费力外流也是情有可原,多年来,世界大型奢侈品公司将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出售的商品价格标得比欧洲高出25%至40%。“出境游时购买和代购都很方便,何必在国内专卖店多花冤枉钱!”一名媒体从业者表示。

多米诺骨牌被推翻轻奢和电商脸难看

实际上,奢侈品降价保市策略一出,环环相扣的多米诺骨牌就被推倒了,不少工薪族第一次尝鲜了国际大牌。安静是一家民营医院的会计,以前最多犒劳自己买个轻奢品,这回也趁机入了一款折后两千多元的大牌钱包。像安静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更多消费者乐见奢侈品放低身段。

不过,轻奢品牌的脸更难看了,它不得不应对突如其来的价格冲击。以GUCCI为例,5折后包袋、皮夹价格约在4000-6000元左右,而轻奢品价格区间多在2000-5000元之间。奢侈品折扣价几乎迫近轻奢品定价,拉开价格差成了轻奢品跳不过去的一环。轻奢代表COACH 最近也拿出了杀手锏——降价,其恒隆广场店部分商品降到了五至七折。这一折扣力度,以往很少在核心商业区的专卖店内出现。

还有一个群体,对奢侈品降价有各种恐慌,那就是奢侈品电商。尤其是近日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隔空喊话邀请强劲竞争对手——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和开云集团参股其门下电商平台。财富品质研究院分析,巨头“抱团”形成共谋电商平台,将足以抗衡任何一个电商平台。而此前国内多家奢侈品电商已经遭遇经营瓶颈,最终转型大众消费或中高端,如以限时折扣模式起家的尚品网、唯品会等。

返回我的煤炭网,查看更多
 

扫码打开手机版
 

 

 
 
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内容归档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