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显示,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的需求仅增长了1%,增幅远低于10年期平均水平。其背后原因是全球经济持续疲软,而中国正在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这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缓慢。
在供给侧,燃料的种类和可用性也在随着技术进步而增加。美国通过页岩革命已获得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强劲增长提供了支撑。天然气和石油在2015年亦获得稳健增长,而全球的煤炭需求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
去年,所有化石燃料能源的价格均出现下滑,促使能源市场进行调整;部分市场的需求增多,特别是石油的市场份额出现了1999年以来的首次增长;而在其他一些市场,供应受到压制,燃料结构也出现转变。
由于需求增长放缓,加之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的减少,2015年来自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未见明显增长,达到了近25年来碳排放增长的最低速度(紧随金融危机出现的碳排放下降除外),这一变化令人鼓舞。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挑战,但是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
《年鉴》显示,2015年石油仍是全球的主要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2.9%,其市场份额出现了1999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就市场份额而言,煤炭(29.2%)保持第二大燃料的位置,却是2015年唯一丢失全球市场份额的燃料。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市场份额为23.8%。
除欧洲和欧亚大陆之外,其他所有地区的能源消费增长均低于10年期平均水平。尽管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力军,但这些国家在2015年的增长(1.6%)与10年期平均增幅相比仍相差较远。目前,新兴经济体已占据全球能源消费的58.1%。
2015年,所有化石燃料的价格均有下滑。原油价格(以美元计算)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年跌幅,并创下1986年以来的最大百分比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