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百科>行业标准>矿产资源开发外部负效应及其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外部负效应及其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外部负效应及其成因分析

  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


  情形。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外部负效应是指采矿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或社会蒙受的


  额外的经济揭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诱发的外部负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外部负效应


  (一)对土地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要占用大量农田、森林等其它重要生态资源,这可能破坏大片的土


  地资源。概括说来,采矿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有三方面:矿井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露天开采形


  成的露买采空区以及固体废弃物堆积占压土地。


  地下开采后,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标高向下沉降,最终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采空


  区大得多的地表下沉盆地。在盆地的中央地表下沉量最大,从中央到盆地边界下沉量逐渐减


  小;盆地内地表都向中心倾斜,在拐点处倾斜值最大;在最大下沉点至拐点之间地表下凹,在


  拐点至边界点之间地表上凹。当地下潜水位很高时,地面沉陷后潜水出露地表,会使盆地内常


  年大面积积水,造成大量土地不能耕种。据统计,淮北矿区每采万吨煤塌陷土地4.2亩,其中


  积水面积占35%;季节性积水或荒芜面积占34%;仍可耕种但减产的面积占31%,当地下潜水位


  较低时,由于开采沉陷使地势变低和抬高潜水位,一方面使地面、地下径流不畅,在雨季很容


  易出现洪涝,使土地沼泽化;另一方面,在旱季潜水蒸发变得强烈,地下水易于携带盐分上升


  到地表,使土地盐碱化。土地出现沼泽化和盐碱化,使作物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一些重盐碱


  土上甚至寸草不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揭失。


  露天开采是把矿层上覆及其四周的表土和岩层剥离之后进行的,它对土地的破坏非常严


  重。因为,除直接挖损形成露天采空区外,还需寻找排土场存放比矿石量多几倍的土和岩石。


  如抚顺西露天煤矿,采煤2亿吨,已开挖形成一个长llkm,宽2. 5km,深288m的露天采空区,破


  坏土地近4万亩;排土场压占土地2. 7万亩。据对我国一些露天矿的调查,每采1万吨煤要挖损


  土地。.87一1.98亩,排土场压占土地面积为1. 23一3.18亩。由于被挖揭的土地已彻底破坏,不经复垦将毫无使用价值。


  固体废弃物主要矿物开采及其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及泥态物质。按产生的原因不


  同,可将其分为采矿废弃物(采矿砰石)、选矿废弃物(洗选砰石)和煤矿坑口电石废弃物


  (粉煤灰)。随着煤矿地下开采范围的扩大,排到地面堆积起来的砰石越来越多而形成砰石


  山。据统计,我国现有砰石山1100余座,压占土地约15万亩;同样,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从


  火力发电厂排出来的粉煤灰由于只有一小部分被工业利用,其余大部分以1:10一1:20的灰水比


  排入到储灰场贮存,目前储灰场占地面积达到50多万亩。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全国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破


  坏与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土地破坏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破坏程度正在不断加剧。


  (二)对水体的污染


  矿产资源在开采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是造成水源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突出表现在


  油气开采、煤开采和海洋石油钻探中,其采矿产生的废水、废液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


  总量的10%以上,处理率仅为4. 23%,特别是洗煤对水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不仅耗费大量的水


  资源,而且直接降低水的可利用度。其中海洋矿产资源的开采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沿海污染比


  重的20%,重金属的采掘加工对水体污染也不可忽视。1997年全国矿业行业废水排放量为13. 28


  亿吨,矿业相关行业废水排放总量是矿业的8.5倍。全国有监测的多条河流己有850多条受


  到污染,污染率高达70.8%,许多有害物质进入了地表水体和农田,同时在排泄过程中以直接


  渗入方式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周围地区的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山西省因采煤造成18个县


  26万人吃水困难,30多万亩水田变成旱地。


  (三)对大气的污染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因煤矿开采而产生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每年达3950亿护,相关行业是


  矿业的30. 5倍。这些废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废气引起的酸雨,使全国每年根食减收


  10%,约合1. 5亿人每年的口粮。酸雨还对铁路、桥梁等露买设施造成腐蚀与破坏。云南省某县的一个小硫磺厂土法炼硫,造成该区大气严重污染,成千亩的树林被毁坏。砰石山长期在露天


  堆积,易于风化破碎,产生大量粉尘随风飞扬,污染大气;自燃的砰石山还排放大量有毒、有


  害气体,不仅使矿区附近的草木枯萎,农业减产,而且使砰石山附近居民的呼吸道疾病和癌症


  发病率上升。据统计,全国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自燃的砰石山有250座,约占砰石山总数的


  23%,砰石山的燃烧可长达几年、几十年,剧烈燃烧时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碳的总体积可达每天


  数万亚方米。


  (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大多依附于一定的土壤,勘探、开采时不可避免会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等一系列环境间题。矿业废弃物长期堆积在矿山周围,会逐渐导致矿区的土壤严重污染,造成


  土地肥力下降,致使大量农田废弃闲置。甘肃民勤盆地绿洲北部地带的沙漠每年以lom的速度


  入侵,废弃耕地达40万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 5亿元。据了解,我国准格尔煤田沙化面


  积己占煤田总面积的21%,其中11%为严重沙化土地,一些西部矿区己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


  甘肃石羊河下游民勤县,因连年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每年以0.5一0.8m速度下降,水中矿化


  度不断升高,造成地表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使73万亩天然林、28万亩人工育林枯死,2528.5km


  土地盐债化。


  (五)引发地质灾害


  不合理的采矿活动会诱发地震、山体开裂、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因地下采矿引起的瓦斯


  爆炸、岩爆、矿井突水、矿震灾害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仅塌陷、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次生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面积总计10万公顷以上,每


  年因地质灾害死亡上千人,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一些地区乱采滥挖以及落后的采矿方


  式,使围岩失去稳定性,从而改变了地质结构,而发生地质灾害。甘肃陇南滑坡区,滑坡分布


  面积达9067km2,有滑坡体12135处,这种严重滑坡与当地乱采铅锌矿有密切的关系。1980年湖


  北远安盐池磷矿发生崩塌,体积100万亚方米,仅16秒钟摧毁了矿务局机关的全部建筑和坑口


  设施,造成284人死亡,经济揭失几千万元:1994年12月浙江龙泉市小梅萤石矿因地表遭受乱采滥挖,致使矿区整条巷道塌陷,造成7人死亡;1996年8月,浙江音田县石平川铝矿区遭受滑


  坡、泥石流和尾矿库溃坝等地质灾害,造成57人死亡,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等。2001年11


  月,山西省仅在9买内连续发生5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99人。这些数据惨不忍睹。


  二、原因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外部性是典型的环境负外部性,对于它所导致的资源配置失


  效,可以从资源配置的两大手段一一市场和政府干预一一的缺陷这两方面寻找原因,即"市场


  失灵"与"政府失灵"。


  (一)市场失灵


  1、环境的"公有物"特性导致市场失灵。环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正是由于它的所


  有权和使用权难以准确地规定,才导致了社会中每个团体或个人都将根据费用效益决策准则来


  利用资源环境,这样势必造成过度滥用环境资源的倾向,尤其是无偿使用环境资源的情况,从


  而产生严重的外部不经济。对于矿业主体而言,既然污染大气、污染地下水、破坏森林植被的


  权利是无偿即可取得的,既然矿业废渣的堆放是不用付出代价的,既然对土地的破坏是不受约


  束的,他如何能在自身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机驱使下去保护矿业环境,去承担所


  谓的"社会责任"呢?


  市场经济作为交易的经济,其交易的实质内容其实就是产权的彼此让渡。因而,只有产权


  的界区越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才越清楚,市场机制也才可能越有效地发挥作用。根


  据产权的定义,环境的产权是指所有和使用环境资源以及享有良好环境质量的权利。在环境间


  题上,产权界定不明晰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技术、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环境的范


  围小易确定。另一方面,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人的权利,进而其实现主体范


  围也不确定。这两方面的原因使环境资源的产权范围不明确,使其无法成为人们行为的激励机


  制去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由于环境的产权没有明确的归属,企业排放污染、破坏环境是不


  需要付出代价的,它对其他主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无以衡量,也没有制度规定要求应对


  这种影响承担怎样的责任,追求自身利盖最大化的企业出于对自身成本收盖的考虑,自然不会


  主动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环境资源产权的缺失就使市场机制在这个领域失去了其作


  用。


  2、矿产资源产权界定不清导致市场失灵。矿产资源与其他资产一样,也存在着产权关系


  间题。其界定不清同样会导致外部性的产生,使市场无法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1996年8


  月29日公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从法律上强化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


  有权,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其后1998年


  2月由国务院领布实施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肯定了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财产权属


  性,确亚了两权有偿取得、依法转让的制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矿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


  相混淆。还常常表现为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产权界定不清:谁是国有矿产资源的人格化代


  表,谁代表矿产资源所有者综合管理国有矿产资源,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因而


  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经济权益没有得到实际的体现,使用权也没有得到规范和限制。一种产权结


  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由于


  我国法律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在国有产权的前提下,由国家所选择的代理人来行使矿产


  资源的其他权能。由于矿业主体作为权利的使用者,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


  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其为将来进行保护或投资的动力减弱,对经济绩效和对其他成员


  监督的激励降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代理者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其高昂,再加上行使国家权


  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经济上的速度和政治上的稳定,从而导致大量的经济矛盾和社会间题积


  聚,如矿山"三废"严重,大气河流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矿区中大矿小矿林亚,众


  多的非国有小矿在地下与国家大矿争斗,矿山安全事故频出,国家和公共利益严重受损。


  因此,矿产资源产权界定不明确,产权结构不完整,产权交易机制不健全,也使得市场无


  法充分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导致了外部性的产生。


  (二)政府失灵


  理论上,由于在外部性的克服上,市场存在着缺陷,政府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矿产资


  源产业中,因为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其产权结构不易界定,而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往往难


  以纳入市场机制调节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政府建亚政策、制定法规和改革制度来纠正市场的


  失灵。然而,有时政府的法律规章不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面把市场进一步扭曲,即"政府


  失灵"。与市场失灵不同,政府失灵主要是由于体制或政策法规的原因导致的,归纳起来,主


  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封过分强调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制度的建设。环境的破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深


  层次的间题主要在于经济利益,要确保环境得到保护和优化,就要对个人或集团的利益进行有


  效的协调,而对个人或集团的利益的有效协调不是环保制度法规的能力所能及的,它需要一系


  列的有关利益协调的政策法规的共同作用。传统的环保措施大多采用了"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的方法,重收费而轻防治,重惩罚而轻奖励,重行政手段而轻经济手段,结果是治标不治


  本,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对环境的种种破坏和污染。


  (2)对与环境保护间接相关的制度缺乏关注。政府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往往忽视这些制


  度的环保功能。如在进行矿产资源所有制亚法时,忽视不同所有制在环保间题上的功能。例如


  矿山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在法律上规定不明确,导致矿业秩序十分混乱,集体小煤矿盲目布点,


  星罗棋布,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争抢资源等非法采矿活动猖撅,不但破坏了资


  源,也危及了大矿和自身的生产安全。尤其是小煤矿遍地开花、井架林亚,废碴、尾矿到处堆


  放,对矿山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又如在产权制度的建设上,忽视在法律上对产权进


  行明晰的界定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由于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不同的产权结构使人有不同


  的预期,因而导致不同的产权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激励,从而会对环境产生保护或破坏


  的作用。而现行制度对矿产资源产权结构中的各项权能界定不清,使作为所有者的国家的经济


  利益难以得到充分实现: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责任不对等,没有环境保护的动力,自然不会进


  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进和效率提高,导致"三废"大量排放,资源利用率低,复垦率


  低,对水体、大气、矿区土地、植被等破坏严重。

矿产 资源开发 负效应

下一篇: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制度

上一篇:设备故障处理办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