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原油稳定装置原料是常减压和重整装置的初馏塔顶C1-C5末凝气。经过处理后主要产品为轻烃,副产品是高压瓦斯。其中V300和V400罐是储存处理后的液态烃。其液态烃送到乙烯做原料,分离出的末凝气靠自身的压力送入高压瓦斯管网。
来源于常减压和重整装置的初馏塔顶末凝气含有HCI、H2S和水。造成轻烃罐内壁金属表面腐,出现直径有5mm左右大小不一的点蚀坑,原有的金属表面已经腐蚀没有。腐蚀率达到0.5-1毫米/年。3年前采用300微米热喷铝防腐涂层已经腐蚀没有,表面产生大量的灰白色铝的锈蚀物。
2.腐蚀原因分析
这两座罐使用于1986年7月, 其主要条件见表一。
其主要条件为
表一
罐号 | 体积(m3) | 设备规格(mm) | 内表面积(m2) | 材质 | 温度℃ | 压力Mpa |
V300 | 40 | Φ2440×7315×35 | 67.4 | 16MnR | 60±2 | 1.40±0.2 |
V400 | 100 | Φ3000×15010×25 | 157.5 | 16MnR | 60±2 | 1.30±0.2 |
储存的介质中的HCI来源于原油中含有的氯盐和水。氯盐中的主要成分是NaCl,MgCl2,CaCl2,其中NaCl约占75%,MgCl2约占15%,CaCl2约占10%。
在原油加工时,当加热到120℃以上时,MgCl2和CaCl2即开始水解生成HCI。其反应为:
MgCl2+H2O ―― Mg(OH)2 + 2HCl ↑
CaCl2+H2O ―― Ca(OH)2 + 2HCl ↑
一般气相部位腐蚀较轻微,液相部位腐蚀严重。影响该部位腐蚀的主要因素是原油中的盐水解后生成HCI及H2S而引起的。这些部位的腐蚀形态为碳钢表面的全面腐蚀、均匀减薄。
从检查的情况看这些部位属于低温HCI-H2S-H2O体系的腐蚀。虽然在进入这两个罐前进行了脱硫,但是液化石油气中含硫量在0.118%-2.5%,易产生低温HCI-H2S-H2O的腐蚀。
上一页1 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