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环境保护>香港的“零厨余”之路

香港的“零厨余”之路

香港的“零厨余”之路

香港环境局在2013年五月底公布了《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期望将人均每日弃置废物量,由2011年的1.27公斤,减至2022年0.8公斤,十年内废物量目标减幅四成。根据2011年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本地都市固体废物量每日接近九千公吨,当中多达三千五百公吨是厨余垃圾,即约占四成。近年无论是家居厨余垃圾或是工商业厨余垃圾均有显着升幅,厨余垃圾已成为新一届特区政府减废的主要目标。

厨余垃圾泛指所有在生产、加工、食用过程前后剩余的食物,有些是无法避免的,例如是不能食用的部份,即鱼骨和果皮等;有些却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因份量过多而造成的剩菜剩饭、因食用期限已过而需丢弃的食物、装饰伴牒用的食物等。在本港全年三千五百公吨厨余垃圾当中,七成来自家居,三成来自工商业。由2008年至2011年,香港的都市固体废物总量其实轻微下降了0.3%,但厨余垃圾总量却不跌反升,升幅更达两成。

香港政府早在2005年制定的《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2005-2014)》,以及刚公布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都提到要采用多层次废物管理架构来解决废物问题,即首要避免产生废物;其次是重用、回收及循环再造;最后才是弃置。现实是香港政府一直只采取“以设施处理废物”的思维,厨余垃圾量多年来只升不跌,又没有全面而完善的厨余垃圾回收,回收量亦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最终,大部份厨余垃圾亦只会送往堆填区处理。

韩国南韩厨余垃圾回收达九成

香港以往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的工作,多数由民间自发推动,例如之前有团体举办过活动鼓励学校减少午膳吃剩饭餸、鼓励食肆如市民点餐时“少饭”减收一元等。直至去年十二月,环境局正式成立“惜食香港督导委员会”,由政府带头推行“惜食香港运动”,除了增加公众对厨余垃圾的关注,亦实质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减少厨余垃圾,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减少厨余垃圾量一成。然而除了明确减厨余的目标,目前还未见具体的落实方案。

至于捐赠可食用食物方面,香港现时约有二十五间非牟利机构推行食物回收计划,但有关的统计数字不详。按现时推行食物回收机构的规模及回收点估计,每机构每日可收集二百公斤食物,即所有机构一天合共可收集约五公吨食物,但此数量只占香港厨余垃圾总量的0.14%。以现时大量工商业厨余垃圾情况来看,捐增食物以达减厨余垃圾的目标,仍有相当距离。

延伸阅读:

餐厨垃圾资源化之路不平坦

原标题:香港的“零厨余”之路123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有害气体超标人井内作业控制措施

上一篇:【组图】拾荒族:城市垃圾的绊脚石还是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