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环境保护>垃圾围村“死局”为何难解?

垃圾围村“死局”为何难解?

垃圾围村“死局”为何难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督导检查4方面内容。

业内人士分析称,《意见》创下了“三个第一”,即第一次将农村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一并处理;第一次由十个部门联合发文;第一次提出了农村垃圾5年治理的目标任务。为此,本报记者采访几位专家,请他们对《意见》进行解读。

六成垃圾未能处理

过去,农村垃圾治理不成问题,完全可以靠自然的消纳能力实现自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垃圾治理逐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农村处理不了了。

“现在的农村垃圾不治理不行了,它已经严重污染到农村的土壤和水体,甚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们在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的井打得越来越深,因为垃圾污染了一部分地表水。因此,农村垃圾治理关乎着国民的健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王旭东说。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委居住行为学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宝刚告诉记者,目前全国超过6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任何处理,少数省份垃圾得到处理的乡村甚至不到10%。这些未经处理的垃圾基本上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等处理方式,极大污染了乡村环境。

在垃圾处理方面,农村相对于城市有何特点呢?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书秦认为,和城市垃圾相比,农村垃圾的形态相对简单,减量化更容易,更加可能在小范围内循环利用,就地资源化,比如秸秆还田等。

“但是,农村居民对垃圾处理的认知相对欠缺,一些硬件的设备设施没有配套,资金更是农村垃圾治理的最致命短板。由于资金的短缺,就造成人力、物力、管理的缺失,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事务,更无法找到具体的人去监督、追责。”金书秦说。

原标题:垃圾围村“死局”难解?12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资源回收基金纳入政府体系 探秘台湾垃圾分类真相

上一篇:韩国垃圾分类严苛 大件垃圾需购准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