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环境保护>“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焦化行业发展(二)

“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焦化行业发展(二)

“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焦化行业发展(二)

2022年全国科普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活动时间由9月15日持续到9月21日。今年全国科普日将围绕聚焦重点领域、面向基层所需、服务创新发展和促进素质提升,广泛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为此,中冶焦耐将以“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焦化行业发展”为主题,通过三期微信公众号连载的方式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焦化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

焦化领域技术发展趋势: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安全生产。近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发布了《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对焦化行业在“双碳”背景下的新发展新要求做了阐述。

01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第一步:根据《焦化行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要求和趋势,焦化行业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

第二步: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到2035年力争减碳30%。

02焦化行业碳减排路径

随着废钢消费量明显增加、氢冶金技术广泛应用,钢铁及相关行业焦炭需求会减少,焦炭产量将逐步下降。

从焦化生产自身考虑,减碳路径包括以下几点:

1.极限节能及能效提升

焦化企业要在生产经营全流程、全方位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耗技术,不断提升焦化工艺装备水平;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在焦化智能生产过程的应用步伐;健全完善能效评估及能源管控体系,提升能源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

2.能源替代

利用低碳燃料炼焦;研发富氧燃烧技术;逐步推广分布式光伏及清洁能源的应用。

3.再生资源的协同处置

包括废弃塑料及高分子材料消纳等技术。

03焦化产品

研发支撑低碳冶金的新焦化产品,实现碳减排,主要路径有以下几点:

1.能源原材料替代:开发富氢高炉所需高强度高反应性焦炭。

2.工艺改造:向氢冶金(气基直接还原、富氢高炉)规模化供应低成本、低碳富氢还原气或氢气,向化工行业提供合成气,向新能源行业提供高纯氢气。

04碳捕集与利用

积极推进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CCU)的产业化、规模化,钢化联产固碳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预测与发展趋势 ·

开发新一代绿色低碳冶金技术已成为钢铁冶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减排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生产源头减排,二是寻求绿色能源替代,能源替代当前最具前途的是氢能。

具体的技术方向为:

1.焦化生产源头减排技术

开发工艺与装备提升、能源替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技术,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实现源头减排。极限节能及能效提升方面,包括余热余能回收技术、节能型焦炉技术、智能化焦炉技术、能效评估及能源管控技术;能源替代方面,包括低碳燃料炼焦技术、富氧燃烧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电热(微波)炼焦技术、光伏厂房技术;原材料替代方面,包括降低原料煤中含碳量技术、低阶煤梯次利用技术、基于煤基沥青的碳基新材料技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包括废胶带、废橡胶、废塑料协同处置技术、生物质技术;碳捕集与利用(CCU)方面,包括低能耗、高效率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

2.支撑低碳冶金的焦化产品生产技术

能源原材料替代方面,包括富氢高炉所需高强度高反应性焦炭制备关键技术、碳铁复合炉料技术,低成本工业化制氢技术;工艺改造方面,包括与直接还原(气基)配套的低成本工业化制氢技术;节能、提效方面,包括热料输送技术;碳捕集与利用(CCU)方面,包括钢化联产固碳技术—冶金煤气综合利用生产化工产品技术等等。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全国首台套CFB脱硫+SCR脱硝系统处理热回收焦炉烟气成功运行

上一篇:方信立华中标焦化烟气脱硝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