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应尽早拆模,以便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以及能使下一道工序早日插入工作面。
1.拆模日期的确定
混凝土模板的拆模日期决定于混凝土的强度、构件的形状和用途与施工的方便。
(1)混凝土强度影响拆模日期
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快慢的因素有材料本身的性质及配合比,如水泥的品种及每立方米水泥用量,水灰比大小,掺用的外加剂种类等。也决定于外界条件,最主要的是温度的高低,同时湿度的大小也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另外施工方法也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如用机械搅拌与振捣的混凝土,其强度增长要比人工拌制与振捣快。因为用机械施工的混凝土搅拌均匀充分,混凝土振捣密实,水灰比可小些,因此混凝土强度增长快。
(2)构件的形式与用途也影响拆模日期
对重要的构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标准之才能拆模,以确保构件的质量。模板的底模要比侧模后拆,这是因为底模承重。跨度大的构件要比跨度小的构件晚拆模。从受力情况看,受压构件可以早一些拆模,受拉、受弯构件要晚一些拆模。
(3)要看施工方便
按常规侧模可以比底模早拆除,但有时由于模板的构造影响,施工不便,侧模不能早拆。如梁板系统中梁的侧模板本来可以早拆,由于被楼板模板压顶住,不能早拆,要等楼板拆模后才能拆除梁侧模。又如柱与梁的模板,如构造上没有处理好,由于梁模板顶住柱的模板而使柱模板要等梁模板拆除后才可能拆除。
对于模板的侧模与底模拆除的具体要求如下:
(1)侧模 只要保证在拆除侧模时,不损坏构件的棱角及混凝土表面时,即可拆除。例如大模板拆除,只要混凝土达到0.1MPa时就可以拆除了。
(2)底模 我国现行规范的拆模要求,主要从跨度和混凝土强度来考虑的,并参考构件的用途。要求与构件同等条件下养护的试件达到下表的规定强度时,方可拆模。
表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项次 | 结构类型 | 结构跨度(m) | 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
1 | 板 | ≤2 | 55 |
>2,≤8 | 75 | ||
2 | 梁 | ≤8 | 75 |
>8 | 100 | ||
3 | 板、壳 | ≤8 | 75 |
>8 | 100 | ||
4 | 悬臂构件 | ≤2 | 75 |
>2 | 100 |
对新型结构和重要的构件,设计人员应给出拆模强度。即使通过计算和测试,构件的实际混凝土强度与实际受荷情况能满足强度要求时,也不提倡提前拆模,因为混凝土的早期受荷是不利的,会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有的国家规定在拆模时,还考虑构件承受荷载的情况,这是合理的。但是我国由于水泥品种、标号、性能差异较大,现场养护条件很不一致,同时考虑目前有不少施工单位不掌握设计数据,因此,没有考虑此因素。
上一页1 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