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 97规定,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 ℃,即满足冬期施工条件.二、 生产准备1、 施工前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并安排专人记录,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2、 进入冬施前,材料主管根据任务量情况作好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储备充足的原材料,防止生产过程中因材料断档而影响连续生产。3、 严把进料关,各种原材料进场后,验收其质量证明书,并按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复检,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生产过程。4、 砂石料应提前备料,依次堆放,使其含水率降低并保持均匀一致。生产时,去除外面一层冻层(必要时对集料进行覆盖),使用里面干燥未冻的砂石料,以保证混凝土质量。5、 掺加含有早强减水剂,以保证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前不受冻害。6、 搅拌用水利用蒸汽加热,采用抽水箱和贮水箱两级加热方式,蒸汽及输水管外包发泡聚氨酯保温,一般极限水温不超过80 ℃。7、 当只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必要时对骨料缓冲仓和搅拌机内通入蒸汽,加热骨料及机体,以保证混凝土的出机温度。8、 输水泵、水箱、外加剂泵、外加剂箱等加盖保温房,以免热量损失或冻裂泵体。9、 各气动支路、三联件等易冻部位都通用蒸汽进行预热,保证开关动作灵活可靠,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生产。10、 混凝土搅拌车罐体外加保温罩,减少运输途中热量损失。11、 搅拌和输送设备提前更换防冻液,根据不同阶段气温更换相应的低温机油和低温燃油,以保证能够在负温条件下正常工作。12、 质检员每天检测砂、石料的含水率,并折算至配合比中,遇雨雪天气要增加检测次数。13、 质检员每班最少4次测量水和骨料的入机温度和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确保出机温度不低于15 ℃,入模温度不低于5 ℃。三、 控制措施1、 将加热的水、砂石料、添加剂与水泥按如下顺序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中砂、碎石、热水、水泥、添加剂,以保证先期投入的砂石料和水的混合物在与水泥接触时温度不超过60 ℃,确保水泥不发生假凝现象。2、 搅拌时间适当延长50%左右,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3、 尽量减小水灰比,泵送混凝土在保证能够泵送的前提下,坍落度控制在16cm ~180cm以内,非泵送混凝土在保证能够卸出罐的前提下,坍落度控制在12cm 以下,以降低发生冻害程度。4、 混凝土运输车罐体上加盖保温罩,以减少运输中热量损失,每车混凝土打完后,运输车司机及时冲洗掉进料口及出料口的混凝土,以免污染路面。同时目测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质检员和程控员进行调整,并查明其原因。
上一页1 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