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
现货方面,国内动力煤现货市场开始“恐高”,涨势暂缓。随着动力煤价格触及红色警戎线,近日风险意识最先出现在中小贸易商身上。据悉,6月中下旬以来,动力煤市场涨声四起,但是,实际上只有贸易环节抢货囤货,而终端用户电厂对高价煤基本置之不理,在其现有库存维持高位,按需采购的基础上,货源以长协为主,并坚持“限价”原则,实际成交价格鲜有高于570元/吨。一方面贸易商连续囤货捂盘,“蓄水池”承受压力过大,江内港口库存接近满负荷,秦皇岛港口库存今日激增;另一方面,终端需求不温不火,库存增高和可用天数正常偏高加上多雨天气下水电分担火电份额,短期内补库需求并不急切。矛盾激化引发市场“恐高”情绪,部分中小贸易商近日开始着急出货减压,一旦众多商户集体跟随,货源集中性释放或将导致煤价高位回落。
指数方面,本报告期(2017年6月21日至6月2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7元/吨,环比上涨3元/吨,涨幅明显收窄。价格指数连续第三期上行,累计上行15元/吨。
期货方面,截止15:00收盘,动力煤期货弱势震荡。主力1709合约开盘574.0,最高574.8,最低566.0,收盘569.6,上涨1.0,涨幅0.18%,成交235482,持仓量458642,减少25100。
炼焦煤
现货方面,国内炼焦煤现货市场信心增强,部分地区跃跃欲涨。一方面,环保安监政策背景下,主产地煤矿生产依旧受限,加上近期大型炼焦煤企业纷纷宣布量化减产目标的举措,炼焦煤市场阶段性供给压力增加有限;另一方面,钢厂保持高利润、高开工率的情况下,陆续接受焦化企业价格提涨。同时,近日海关总署要求各关严格控制进口煤的卸货效率,并将报关数量列入各关考核指标。除此前指出的江苏、广西、上海等地限制进口煤外,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的进口煤政策亦正逐步收紧。随着供需关系改善,国内炼焦煤市场情绪普遍好转,主产矿区逐步企稳,出货转好的山西、内蒙古等个别库存偏低的矿商开始小幅试探性提涨20-30元/吨,短期内仍易涨难跌。
期货方面,截止15:00收盘,焦煤期货延续反弹。主力1709合约开盘1050.0,最高1083.0,最低1036.0,收盘1077.5,上涨48.0,涨幅4.66%,成交251614,持仓量274930,增加1294。
焦炭
现货方面,国内焦炭现货市场积极拉涨,下游接受较为积极。下旬以来,以苏北为首的华东地区焦炭市场率先领涨,目前基本落实,成交重心普遍上移50元/吨左右,个别焦化厂累计涨幅过百元每吨。而钢厂方面,在后期多地出现连续降雨的预期下,运输阶段性受限或将影响焦炭到货情况,提前补库带动当前钢厂和贸易商采购的积极性明显好转。
受华东地区带动,华北、西北地区焦企陆续跟涨,钢厂接受程度较好,交投气氛活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钢厂焦炭库存保持12-13天左右的较充足水平,检修季节加上传统消费淡季,钢厂开工率易降难涨,因此,焦炭价格上涨的持续性有待考证,短期暂时较为乐观。
期货方面,截止15:00收盘,焦炭期货延续反弹。主力1709合约开盘1680.0,最高1701.5,最低1667.0,收盘1691.5,上涨43.5,涨幅2.64%,成交192848,持仓量246326,减少13974。
二、价格汇总
动力煤(秦皇岛港平仓价)
炼焦煤
冶金焦
三、产业数据
港口库存
电厂库存
沿海航运
四、产业要闻
1、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周评(2017年第24周)
本报告期(2017年6月21日至6月2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7元/吨,环比上涨3元/吨,涨幅明显收窄。价格指数连续第三期上行,累计上行15元/吨。
2、环渤海港口煤炭市场:冷清的天津港 火热的黄骅港
在季节因素的支撑下,近期环渤海港口煤炭市场非常活跃。不过,据中国煤炭报了解,天津港并没有出现与其他港口一样的繁忙景象,汽运煤叫停以后,这里冷清了很多。
3、煤价超出红色警戒线 还要“飞”多久
进入6月以来,煤价并未延续此前的下跌形势,反而是一路“高歌猛进”。今年上半年,煤价呈现两涨两落态势。而现在正值迎峰度夏旺季,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煤价在不断上涨。
4、焦煤供应恢复不及预期 煤炭下半年大概率回落
由于煤矿安全检查日常化,煤矿超产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今年虽不再执行276天工作日制度,但安全检查却逐步趋严,部分煤矿虽有增产计划,但仅限在一定范围之内。
5、煤炭产业去产能进度超预期 结构性矛盾仍突出
尽管去产能进展相对顺利,但煤炭产业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煤炭产业仍须“爬坡过坎”,努力寻求去产能、脱困与转型升级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