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暖房子工程技术措施

暖房子工程技术措施

暖房子工程技术措施

一、基本规定
        (一)《吉林省“暖房子”工程技术措施》适用于全省“暖房子”工程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供热计量改造、热网平衡改造及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二)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前应首先进行结构、抗震、防火性能的安全评估,对不能保证继续安全使用20年的建筑,不宜开展建筑节能改造,或者对此类建筑同步开展安全和节能改造。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进行节能诊断,了解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供热系统能耗及运行控制情况、室内热环境状况等,通过设计验算和全年能耗分析,对拟改造建筑的能耗状况及节能潜力做出评价,作为节能改造的依据。节能诊断方法可参照《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T132-2009)等有关标准规定。
        (四)在进行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时,应同步进行供热系统计量改造。对围护结构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应进行供热计量改造。
        (五)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应在节能诊断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选择投资成本低、节能效果明显的方案。在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改造后热源端的节能效果应不低于20%。
        二、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一)一般规定
        1、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结构体系、围护结构构造类型的不同,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后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符合吉林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DB22 /T 164-2007)规定。
        3、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应包括下列内容:
        外墙节能改造;外窗节能改造;屋面节能改造;直接接触室外或上下层温差大于10 ℃的楼面;单元门保温改造。
        4、外窗节能改造中对原有不能满足热工性能要求的钢窗、铝合金窗及木窗等,应予更换;更换新窗的传热系数不宜大于2.6W/(㎡?K);当不能满足该指标要求时,新窗的传热系数最高不应超过2.8 W/(㎡?K),同时应增加外墙及屋面保温层的厚度,满足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要求。
        5、外墙节能改造应优先选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二)材料及配件规定
        1、用于外墙外保温的EPS板表观密度不小于18kg/m3,用于屋面保温的EPS板表观密度不小于20kg/m3,其规格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以上指标应以竣工验收检测值为准;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2002)标准的规定。
        2、用于外墙外保温的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标准网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160g/㎡,增强网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300g/㎡;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 841-2007标准的规定。
        3、EPS板胶粘剂与水泥砂浆拉伸粘结强度不小于0.60MPa;耐水拉伸粘结强度不小于0.40MPa;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墙体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胶粘剂》(JC/T 992-2006)标准规定要求;
        4、抹面胶浆与EPS板拉伸粘结强度不小于0.10MPa或EPS板破坏;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JC/T 993-2006)标准规定要求。
        5、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0.30kN;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应大于25mm,塑料圆盘直径应不小于50mm。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49-2003标准规定要求。
        6、塑料窗型材应符合《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GB/T 8814-2004标准的规定。
        (三)围护结构设计规定
        1、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应按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DB22/T 164-2007)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及建筑物实际情况等,对围护结构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设计。
        2、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且设计文件应经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3、进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时,不得随意改动原有建筑结构的承重结构体系及其材料。
        4、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定。
        当外墙及屋面采用EPS板做保温材料时,可按表1选定。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保温层厚度及门窗选用     表1
                  地 区
        部 位 长春、吉林、白城、松原、白山 延吉、通化、四平、辽源
        外墙 490厚粘土实心砖 70 mmEPS 60 mmEPS
         370厚粘土实心砖 80 mmEPS 70 mmEPS
         370厚粘土多孔砖 70 mmEPS 60 mmEPS
         370厚煤矸石多孔砖 70 mmEPS 60 mmEPS
        楼板下部为无采暖地下室 70 mmEPS 60 mmEPS
        屋      面 120 mmEPS 100mmEPS
        外      窗 双玻塑料窗,K ≤2.8W/(m??k)
        单  元  门 三防门,K ≤2.8W/(m??k)
        5、墙体改造设计应符合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并做好原有墙体的基层处理。
        6、外窗节能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窗选用单框双玻塑料窗,传热系数不应大于2.8W/(㎡?K);原单元门不能满足保温性能时,应更换新的单元门,且应达到保温、防火、防盗的要求。
        在原有单玻窗外侧(或内侧)加设一层窗时,应确定合理的间距,并应满足外窗的热工性能要求。
        7、屋面节能改造设计,应对原屋面的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当其不满足热工限值时,应对屋面实施节能改造设计;可选方案如下:
        (1)增加铺设保温层:在原有屋面上满铺保温层(EPS或XPS板),厚度应经计算确定,在保温层上做水泥砂浆保护层,并做防水层;
        (2)重设屋面:当原有屋面防水层、保温层无继续利用价值时,应清除原有保温层及以上构造层,重新进行保温层及整体构造设计;
        (3)加设坡屋面:在原有平屋面上铺设保温层及保护层,以满足热工计算要求,再加设坡屋面。
        8、楼地面节能改造设计,原有建筑楼板下部为室外或底层下部温差大于10℃的非采暖空间,应对其楼板下部加设保温层(见表1)。
        9、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文件应包括: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说明;单体(街区或群体)效果图;建筑总平面位置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门窗表;节点构造详图。当无法提供原有设计文件时,可根据实际需求编制相关图纸和文件。
        10、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防火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要求。
        防火设计参考方案见表2所示:
        外保温工程防火构造方案选用表         表2
        外墙外保温系统类型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级别 防火构造措施 建筑高度H(m)
          防火隔离带 空腔形态 防火保护层厚△(mm) 
        保温浆料系统 B1级 - 无空腔 - 无限制
        贴砌保温板系统 不低于B1级 不设置 无空腔 ≥3(首层≥6) H<24
            ≥13 24≤H<60
            ≥18 60≤H<100
        贴砌热塑型
        保温板(设防火
        分仓)系统 
        不低于B2级 
        不设置 
        无空腔 ≥3(首层≥6) H<24
            ≥13 24≤H<60
            ≥18 60≤H<100
        
        喷涂热固型
        保温系统 
        不低于B2级 
        不设置 
        无空腔 ≥3(首层≥6) H<24
            ≥13 24≤H<60
            ≥18 60≤H<100
        
        贴砌保温板系统
          
        B2级
          每三层设一道 
        无空腔
          
        ≥3(首层≥6)
          H<24
          每两层设一道   24≤H<60
          每层设一道   60≤H<100
        (四)施工规定
        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技术、质量及安全措施),并应经建设、监理等有关单位审核批准方可实施。
        2、施工人员应进行岗前的施工技术及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3、围护结构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具备:
        基层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并经检测符合标准要求;新更换门窗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施工机具准备齐备;操作地点环境和基层温度不低于5℃;风力小于5级;雨天禁止施工; EPS板粘结24h后方可进行抹面层施工。
        4、围护结构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流程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材料、机具准备→基层处理→测量放线→配胶粘剂→挂基准线→粘贴翻包玻纤网格布→粘贴EPS板(防火隔离带)→间歇24 h后安装锚固件→打磨、修理、隐检→配抹面胶浆→铺玻纤网格布、抹面→修整、验收→外饰面施工。
        (1)基层处理:基层墙体必须处理干净。应清除墙面灰尘、污垢、涂料等污染物及其他有碍粘结的材料,并应剔除墙面凸出物,用水泥砂浆填充找平。
        (2)配胶合剂:由专人负责按产品说明书准确计量粉剂和胶剂,采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
        (3)粘贴EPS板:EPS板粘贴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闭合空腔的点框法或采用无空腔的满粘法两种施工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闭合空腔粘贴:粘贴面积不应小于EPS板面积的50%,并应辅以锚栓加强与基层的连接,锚栓的数量和锚固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空腔粘贴:粘贴面积应不小于EPS板面积的95%,锚栓的数量和锚固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锚栓安装:锚栓应在EPS板粘贴完24小时以上并牢固后安装,且锚栓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栓拉拔强度应满足《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标准要求。
        (5)门窗框的周边与门窗洞口之间应预留10mm~20mm的缝隙,并用发泡聚氨酯封严。
        (6)外饰面层的施工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及《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00)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7)外保温防火构造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5、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接受安全交底人员必须在交底记录上签字;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
        6、外保温工程施工防火应符合《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技术规程》(DB22/T496-2010)的规定;严禁携带火种进入外保温工程施工现场;严禁外保温工程施工现场同时实施电焊、气焊、热熔油毡防水施工等明火作业。
        三、热源、热力站改造
        (一)热源建设应按照供热专项规划,合理确定热源结构,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优先发展热电联产,配套建设调峰锅炉房和区域锅炉房,形成科学合理的热源结构。

上一页1 2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上一篇: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控制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