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阶段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阶段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阶段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摘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支模)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最近几年常有高支模坍塌事故见诸报端。每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利益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更让人心痛的是很多生命被无情的夺去。高支模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涉及到方案编审、安全技术交底、架体搭设、验收、钢筋混凝土施工及架体拆除等各个阶段。本文将以具体工程高支模施工为例,重点探讨高支模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控制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关键词: 高支模;方案选择;施工管理;构造要求;安全技术控制   高支模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选用钢管、扣件不合格,架体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施工管理疏忽均会造成高支模架体坍塌。为确保达到预期的施工安全效果,高支模施工应经过严密的设计验算,选用合格的器材搭设,强化施工管理和构造措施检查。工程概况本工程集剧场、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地方文化展馆、城建档案馆、城市规划展馆、球幕影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以上各个场馆均存在大空间,高支模区域建筑面积约7700m²,模板支撑高度最低处9.5m。尤其是剧场部位,存在型钢混凝土柱和预应力梁组合结构,最大支撑高度达22.3m。该区域梁最大截面为800mm×2300mm(支撑高度19.9m、跨度20m、集中线荷载46.92kN/m),另有截面为600mm×2000mm的梁(支撑高度20.4m、跨度9m、集中线荷载30.6kN/m),预应力梁最大截面为500mm×1800mm(支撑高度20.4m、跨度30m、集中线荷载23kN/m)。2  方案选择1)本工程板底采用托梁支撑形式。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木胶板,板下次楞采用50×70mm木方。满堂支撑架采用规格48.3×3.6mm钢管进行扎设,验算时考虑到尺寸偏差,采用规格为48.0×3.25mm的钢管进行验算。钢管立柱上端加设可调托撑,顶托螺杆外径36mm、支托板厚5mm。顶托内托梁材料为Φ48.3×3.6mm单钢管。板下立杆间距0.8m×0.8m,步距1.5m。梁底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木胶板,梁底承重立杆设置根数根据设计验算确定,梁支架采用规格为48.3×3.6mm钢管进行扎设。承重立杆上端加设螺杆外径36mm、支托板厚5mm的可调托撑,顶托内托梁为Φ48.3×3.6mm单钢管,托梁沿梁截面方向布置。当梁高≤0.8m时,梁底次龙骨采用50×70mm木方;当梁高>0.8m时,梁底次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垂直于梁截面布置。梁侧模板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板,梁侧内龙骨采用50×70mm木方,沿梁方向布置;外龙骨采用Φ48.3×3.6mm双钢管,沿梁截面方向布置。梁截面方向设置对拉螺栓(梁高<2m的侧模使用ф14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梁高≥2m的侧模使用ф16对拉螺杆进行加固)。2)本工程高支模支撑系统全部扎设在地下室顶板之上,为保证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及地下室顶板的结构安全性,故对线荷载大于20KN/m的梁支架所在位置的地下室顶板进行楼盖板影响验算。验算对下部楼盖板影响时,选取考虑风荷载影响下的支撑立杆轴向压力最大值进行验算。3)高支模架体构造措施要求详见本文第3.2条叙述。实施阶段控制要点3.1 高支模施工流程本工程所有高支模区域下均有地下室,设计施工方案时应验算高支模架体对下层混凝土楼盖的影响。为使下层楼盖能承受高支模架体立杆传递的荷载及减少下层楼盖的微小裂缝,高支模架体搭设时需保留下层模板支架不拆除,且下层楼盖混凝土浇筑完成14d后方可搭设其上高支模架体。本工程高支模施工与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等工序交叉作业较多,应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严禁一次性将架体搭设至顶。总体思路是架体分层搭设,先分层浇筑竖向构件,待竖向构件模板拆除后及时完善架体拉结点,继续搭设上层架体、支设模板施工横向构件。3.2 高支模构造要求    本文中高支模架体构造措施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满堂支撑架构造要求综合考虑。    1)高支模搭设前,依据建筑物形状放线,并根据柱距及梁距摆放垫板。垫板采用50mm厚的木架板,宽度不小于200mm,木垫板要铺设平稳,所有支撑立杆位于垫板的中心,并与垫板紧密接触,不得承受偏心荷载。每根立杆底部加设钢底座,立杆垫板、底座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保证立杆间距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布置。    2)高支模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高支模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两根相邻纵(横)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5)当层高在8m~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6)方案设计时,高支模水平杆步距不宜超过1.5m。梁和板的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7)剪刀撑设置

上一页1 2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主斜井井底水泵房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上一篇:雨季汛期桥梁施工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