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坚持强基固本 勇于守正创新”多措并举推进全市煤矿高质量安全发展新闻发布会。
会议介绍,济宁市共有煤矿44处,占全省煤矿数量的47.8%,分布在除梁山县、泗水县以外的12个县(市、区),核定生产能力7500万吨/年。其中省属煤矿21处,核定生产能力5767万吨/年;市属煤矿10处,核定生产能力926万吨/年;县属煤矿13处,核定生产能力807万吨/年。
济宁市能源局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市44处煤矿中36处煤矿先后实施了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占比81.8%,累计投资70.77亿元,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15个;智能化开采量占比84.87%。付村煤矿、唐口煤矿、东滩煤矿和鲍店煤矿等4处煤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通过数量全省第一。
济宁市能源局督促全市二、三级煤矿制定提档升级方案和达标时间表,稳步推进标准化提档升级工作,目前全市一级标准化矿井达到27处,数量、占比均居省内产煤大市首位。
据了解,济宁市累计探明煤炭储量151.1亿吨,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中、西部平原地区,全市含煤面积达392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山东曾经的第一煤炭大市,济宁市明煤炭储量占山东一半以上,巅峰时期,济宁煤炭年产量达接近一亿吨,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煤炭一直是济宁的支柱产业,诞生了“煤炭巨头”兖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