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煤价下跌重创榆林:民营煤矿不敢停产

煤价下跌重创榆林:民营煤矿不敢停产

     王远华最近过得不轻松。
 

 

在陕西榆林经济开发区的一家咖啡馆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见到了匆匆赶到的王远华(化名)。他是陕西榆林本地人,做了多年的生意,最终陷在煤矿中不能自拔,现在仍为欠债问题四处奔波。

在整个榆林地区,像王远华这样的人为数众多。在煤炭行业的黄金岁月里,靠着血缘与熟人关系,王远华们在当地的资金融通网中占得一席之地;如今这张网摇摇欲坠,网中人焉能安然无恙?

  榆林寄梦

榆林,这里寄托了许多人的一夜暴富梦。王远华只是其中之一。

紧邻产煤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的陕西,煤炭资源储量也极为丰富。2013年,陕西生产煤炭4.93亿吨,仅次于山西、内蒙古,稳居全国第三。

而在整个陕西煤炭经济中,榆林又是重中之重。该地区煤炭产量去年达到3.39亿吨。榆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朔州并称中国的“煤炭金三角”。

榆林当地一位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人士张先生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目前,榆林下辖的神木、府谷、横山、榆阳四个地区有煤矿,虽然榆林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现了煤田,但真正开始建设是在2002年之后。

以神木县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国企为主的开发主体率先进入神木,后来才是以村办矿为主要形式的民营资本进入。

神木县一位从事民间借贷纠纷法律援助的律师郭瑞(化名)表示,那时的手续审批比较方便,不用缴纳资源出让金,100万左右就能弄一个煤矿,虽然全县都在开发煤矿,但煤炭很不景气,开了以后煤炭卖不出去,也卖不上价,亏损经营,一直亏损到2002年。

实际上,不仅是神木,甚至包括榆林在内的全国煤炭市场行情自2002年左右开始出现逆转。郭瑞介绍,自从2002年开始,煤炭市场就好转了,2005年就完全能显现出来,最直观的就是煤矿老板们基本都开上车了,从2005年至2008年,这三年是神木煤炭发展的高峰期。

正是在2006年,王远华跳上了陕西的煤炭发展快车。当年,王远华将手里做生意赚来的22万元积蓄入股了自己表叔作为大股东的煤矿。

“我表叔是煤矿的股东之一,他当时作为大股东入股6000万左右,当初入股是我们主动找的他,因为看到周围的很多人都通过入股煤矿赚了很多钱,所以我也想赚点钱。”王远华直言对通过入股煤矿一夜暴富的向往。

对于这些早期入股煤矿的淘金者来说,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甚至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波及中国,榆林地区的煤炭经济仍安然无恙。

在郭瑞看来,2008年到2011年,当地煤炭市场进入“完全辉煌期”。

“煤矿开始分红了,100万吨的一个煤矿差不多就能值10亿元,最开始几年入股一万的,到2012年的时候,全部的分红加起来能有一千万,大家都觉得钱好赚,但神木这里所有的煤矿都有主了,所以神木好多人就去新疆、内蒙古买煤矿。”郭瑞回忆起当年煤炭经济的辉煌仍然情绪激昂。

在煤炭价格的拉动下,榆林有着耀眼的经济增速。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榆林市GDP年均增长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2.9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2012年,榆林市神木县的GDP破千亿。

  网中人

一跃而起的煤炭经济“击中”了榆林当地百姓的神经,狂热的氛围中,普通民众的思维导向整齐划一:怎样从中分羹。

在一个靠血缘和熟人关系织就的资金网中,王远华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入股煤矿的手续简单得令人吃惊。据王远华介绍,当时那个煤矿估价4亿元,并没有签署什么正式的协议,煤矿矿长只是给入股的人写个条子,称“今收到某某股金多少钱”,然后签字、盖章,就这么简单,而且所入股的煤矿只知道大致位置,占地面积为11.7平方公里,对关键的储量、产能一概不知。  
    在榆林和鄂尔多斯地区,当年像王远华这样入股煤矿的人并不少,甚至是一种疯狂状态。

  “更可笑的是,有入股5000万,甚至上亿元的,也只是签字打个白条,盖个矿长的个人章,什么合同都没有,所以那时就觉得这么大额的入股都没有签协议,所以我们这种仅仅入股二十多万的小股东就更不会去想今后会有什么风险了,只等着分红。”王远华现在也对当年那种大胆的做法感到吃惊。

  近几年才调入陕西某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工作的张先生,对榆林人的评价是“陕北人不错,比较豪爽、简单、讲义气”。这可能是陕西民间资金融通活跃的根基,但不足以解释当地融资泡沫的全部。

  在2008年之前,榆林地区的煤矿基本没有借贷,大多是以入股的形式参与。郭瑞称,直到2008年,当地卖煤的钱收回之后才开始涉及借贷,有人借钱去倒卖煤矿,最低的月利息是2%,其中不乏赚到大钱的,500万一年之后变成5000万,“不光穷人借钱,富人也借钱”。

  张先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由于民营煤矿想从银行贷款很难,银行只会给贷一部分,国企优先,因此大部分民营煤矿开发的资金都是依靠民间借贷。

  “他们的民间借贷疯狂到什么程度:都是亲戚、朋友、同学之间借,打个电话就转钱,什么借条、合同都没有,所以一旦谁掉链子了,大家都跟着遭殃,有脸面的人,大家觉得都是亲戚,将来再还吧,没脸面的就跑了。”张先生说。

  煤炭形势急转直下,这张靠血缘和熟人关系维系的资金网络被砸出漏洞。煤矿矿主跑路,并不少见。

  不过,包括张先生在内的多位煤炭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榆林地区真正经营煤矿的煤老板目前跑路的人并不多,跑路的大多是那些为了“炒矿”而从事民间借贷,在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后导致资金链断裂的老板。

  停不下

  国内煤炭价格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下滑,但真正的暴跌还是出现在2012年5月。在煤炭行业人士看来,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是由国家此前多年的调控造成的。

  一位煤炭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国一直没有找到调控的方法,总是想利用行政手段限制生产,但不见效,不让人家干煤矿,这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因为地方政府也要赚钱、发展和做业绩。

  本报记者在榆林采访时也了解到,就在国家控制最严格、不准上马煤矿的2012年,榆林当年就批了1亿吨产能的煤矿。

  “大家都是冲着钱去的,当时核算一吨煤有120元的利润,为啥不干?500万吨的煤矿,一年就是五六亿,那时大家就只算这么简单的账,这样的形势下,地方政府、大煤炭集团都愿意干,整个行情又配合,根本挡不住啊!”王远华表示。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仅两三年之后,煤炭价格就已跌去一半。目前,榆林地区5500大卡煤炭的吨煤出矿价约为235元,而在2011年底的最高价曾达到平均480元/吨左右。

  王远华所入股的煤矿现在依然在生产,然而早已两三年没有拿到分红的他也意识到自己入股的钱是为那些大股东“服务”的。

  “那个煤矿还开着,说不挣钱,但大股东是分红的,我们这些小股东就拿不到了。像我表叔这样的煤老板就是靠我们这些小股东的钱再赚钱的,从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入股好几千万,在煤矿上就是大股东。也因此煤矿上只认他,不认我们,开董事会我们也什么都不知道,他现在开豪车,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王远华说。

  在约定分红方面,小股东也没有任何发言权,王远华称,分红其实也是矿长说了算,说盈利了就分红,说不盈利就没有分红,前几年分红拿到十几万,但这几年说形势不好,不挣钱,所以已经不分红了。
    榆林的民营煤矿也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早已经大部分停产”,而是仍然继续坚持生产,为的就是还利息。

  张先生介绍,除了神木那边几个很小的煤矿,榆林的民营煤矿基本没有停产的,因为当初的资金大多都是民间借贷,所以也不敢停产,只要一停产,一堆债主就上门讨债了。

  “借贷的月利息基本在3分左右,不停产的话会持续销售,起码能把利息还上,由于榆林煤炭具有低硫低灰高卡的特性,需求没有下来,因此目前小煤矿也基本没亏,还在盈亏线之上,只是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了。”张先生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京津冀严控燃煤锅炉排放 河北标准高于新国标

上一篇: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减少至2027.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