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港运资讯>春风又绿“秦港”岸

春风又绿“秦港”岸

       6月初夏,渤海之滨的秦皇岛港,裹挟着丝丝凉意的海风徐徐而来,令记者意外的是,海风并没有扬起想象中煤炭港口装卸作业时弥漫的粉尘。在这里,乌金滚滚与晴空如洗、碧海粼粼、绿树盎然相映成趣,绿色的生态港湾已然成为秦皇岛这座旅游名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漫步在秦皇岛港区内,“构筑绿色枢纽,共享碧海蓝天”的环保理念牌每隔几十米就会闯进记者的眼中,即便是一扫而过,整个港区走下来,对秦皇岛港的环保理念也是印象深刻。根植人心的环保理念贯穿于港口生产作业的始终。
 
  运输煤炭的火车沿着大秦铁路到港后,先要进入卸车机房。驻足于秦皇岛港六公司卸车机房,记者看到三节各重载80吨煤炭的火车车皮同时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从机房两侧喷涌而出的雾珠迅速“拥抱”粉尘后结伴沉降,经过干雾抑尘设备处理后的煤炭在防尘罩下由皮带机和堆料机推送至堆场。这样的卸煤场面时时都在上演。
 
  秦皇岛港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煤炭专用堆场,可堆存煤炭1027万吨,站在高处放眼望去,近20米高的煤堆鳞次栉比,向远处延伸至大海。煤海间,一支支洒水喷枪正在向煤堆喷射着,给黑乎乎的煤炭洗“淋浴”,而“洗澡水”全部为秦皇岛港中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年用量约有300万吨。秦皇岛港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不是简单无序的洒水,而是经过科学论证实施的精细化、合理化洒水,实现了生产和环保的共赢。
 
  看似简单的堆煤,实则不简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煤堆高近20米,但堆料机与煤堆顶部的落差距离一般控制在1米以内,轻拿轻放才能少起尘。此外,在堆料、取料、装船大机上都安装了喷洒水设施,控制装卸作业时的落差起尘。
 
  煤三期、煤四期和煤五期堆场四周绵延数公里的防风网是近年来秦皇岛港粉尘防治的“大手笔”。这座总投资3.78亿元,高达23米的钢铁长城,将现有的煤炭堆场以及预留堆场“合围”起来,通过控制改善煤炭堆场的风流场,降低堆场区域的风速,配合堆场内洒水设施,有效控制煤炭堆场起尘、煤尘漂移和扩散,提升港区大气环境质量。
 
  通过一项项技术创新以及精细化管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不再是口头说说,这句口号在秦皇岛港成了现实,“秦港”又绿,意味着“煤码头”与旅游立市的秦皇岛之间找准了平衡点,为业界树立了典范。
 
  秦皇岛港在我国大宗能源物资运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随着全球化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受城市发展及环境容量的限制,秦皇岛港正在进入调整港口功能布局的重要时期。
 
  此前公布的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明确提出,“秦皇岛市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的滨海名城”的远景目标,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保城市,要求秦皇岛港将港口的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到城市生态建设中,缓解港口生产对城市造成的环境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已有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港口发展都会给城市带来伤害,绿色港口就可以与城市和谐发展。但绿色港口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可供借鉴的经验非常有限,秦皇岛港在港口发展中探求绿色发展路径,以绿色发展促港口发展:一方面,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加快港口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港口发展增加港口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投入,促进港口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
 
  创建绿色港口,秦皇岛港正在路上,唯有效益和环境实现“齐步走”,加快推进实施重点支撑项目,不断提高港口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改善港口用能结构,构建以高效能、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模式,才能加快港口发展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武钢宝钢布局沿海 剑指国际钢铁市场

上一篇:河北唐山港京唐港区上半年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