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财经资讯>去年GDP增6.9% 今年增速或继续放缓

去年GDP增6.9% 今年增速或继续放缓

IC/供图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称,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约束,以及有关战略目标调整的客观需求。

  跌宕起伏的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昨日终于“放榜”,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最终收于6.9%,基本完成年初设定的目标。这一增速,也是中国经济增速25年来首次低于7%。

  增速在合理运行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季度看,去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而全年6.9%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恰在7%的偏左一点,应该在李克强总理所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对于6.9%的增速,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称,判断这一速度的表现要全面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取得的。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这些都不可能不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约束,以及有关战略目标调整的客观需求。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去年一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长在2.4%左右。中国经济保持6.9%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可以达到25%左右。应当说在困难状况下,取得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

  “这个数据跟我们原来预期的7%左右的调控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指出,GDP增长基本上是运行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祝宝良认为,所谓的合理区间,主要是指在6.9%增长幅度的基础上,就业形势非常好;物价方面,尽管工业品价格继续下跌,但是居民消费价格和房地产的价格还是温和上升的。所以,从就业和物价两个重要指标看,这个速度基本上是合理的。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2015年四季度GDP增长6.8%,全年6.9%,25年来第一次低于7%,需求端的三驾马车全线放缓,去年投资增长10.1%,消费增长11.1%,出口下降2.8%,房地产去库存、制造业去产能和外部再平衡完成之前,经济难言见底。预期2016年,货币、财政政策对冲托底,供给侧改革落地推进,市场风险释放,无风险利率下行,大类资产面临重估,需降低收益预期。

  对于6.9%的增速,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担忧,他认为6.9%仍然在预期合理区间,而且也是来之不易,但对数字背后所出现的趋势,尤其是不断下滑的趋势,应该引起重视。

  屈宏斌指出,去年四季度的经济增速,虽然说6.8%的同比经济增速还不错,但是环比增速从三季度的1.8%已经下滑到1.6%。实际上下滑的力度或者下滑的速度还是非常快,如果这种趋势不得到遏制或者继续延续下去,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出现同比增速下滑接近6.5%,甚至更低。

  看发展不能只盯着速度

  下行尽管是不争的事实,但新亮点、新业态频出也是本轮经济运行的特点,电商、装备制造业、消费升级都是中国经济可圈可点的亮点,这是经济下行过程中,新的经济动力来源。管清友表示,2015年经济整体几乎是“平”的,但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2015年,两位数增长的消费数据在中国经济的成绩单中格外醒目,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收入情况决定了消费的需求侧,是消费的核心和基础。”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此外,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数据显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2015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

  蔡志洲指出,以往的消费数据仅仅计算实物消费品零售额,并没有将服务类消费数据纳入其中,因此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居民消费情况。他表示,人们对于吃穿用等物质消费是有限的,近年来服务类商品的消费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房租、交通、旅游、在外吃饭、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商品的支出占据了消费的很大部分。”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7年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作为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实现“七连降”,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也是政府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今年增速或继续放缓

  在11月份短暂回暖后,12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再现回落趋势,其中工业生产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5.9%;消费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11.1%。全年累计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0%,而房地产增速则下滑至1%。这表明当前经济并未明显企稳,经济仍在继续筑底过程中。

  “12月份单月的数字实际上无论是从产出方面,从工业增加值方面,还是从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以及工业投资甚至基建投资,还有甚至包括零售方面相对11月份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所以说我觉得除了数字之外,更多要看趋势。”屈宏斌称。

  在谈及2016年经济走势时,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今年经济增速或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不会像前两年那么大。稍早社科院、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智库都预测,今年经济增速或继续放缓至6.6%左右。

  管清友预计,2016年中国GDP增长6.5~6.6%。房地产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库存高企,制造业面临去产能且“锈带”重生需时间,出口尚未企稳叠加汇率波动喜忧参半,基建是唯一的依靠但也是托而不举,金融业的繁荣不可持续,房地产销售已经回落,下台阶几成定局。

  澳新银行分析师预测,2016年中国GDP的增速可能放缓至6.4%,并在2017年下降至6.0%。随着去杠杆化过程逐渐完成,以及房地产和经济周期回升,经济增速可能将从2018年逐渐反弹。如果政府下决心在未来两年解决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的问题,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平均6.5%的增长。

  尽管2016年经济可能继续放缓,王保安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尤其是2016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行业可能还会延续下行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记者 许岩)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央行部署春节前后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工作

上一篇:去年我国GDP增速仍一枝独秀 2016年将现“挂低档稳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