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煤炭去产能烽火渐明

煤炭去产能烽火渐明

          核心提示:长期被“降价”、“亏损”、“困难”等词汇围绕的煤炭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调整,作为过剩产能的代表行业,去产能将成为煤炭行业2016年的关键词。相比多年前的自发减产,此次改革更多从顶层全方位布局产业特征。但对于已缺乏调控和压缩空间的煤炭企业来说,如何妥善解决产能、市场乃至人员相互间的关系,仍是其改革的难点和痛点。

          煤炭产业酝酿去产能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煤炭产业在历经3年保价努力后,即将进入新一轮的改革。

         近日,记者从多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国家层面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去产能改革,不仅将依法控制煤炭产能无序增长和产量大规模释放,更要开始控制煤矿的超能力生产和劣质煤炭的开采。

         “现在煤炭行业的产能问题,已经不是单靠企业可以解决。”一位省内大型煤炭企业相关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具体政策还没有开始制定,但包括中煤、神华在内的大型煤炭企业多次降产限产,让人看到了限产调整的临近。而一位曾参加国资委行业会议的煤炭企业人士也表示,按照现行煤炭价格,到今年年底很多煤炭企业将无法持续经营,所以去产能也是一种市场规律行为,与整体形势一致。

         据了解,此次的征求意见,主要针对当前煤炭生产整体环节进行统一化限产,其力度远超以往。如提出2016年起,将试行两年内将煤矿年设计工作日进行大幅压缩近60天,对于各省市煤矿生产进行适当核减;同时,将从今年起,暂停审批新建煤矿项目,预计试行两年时间;对已开工建设的违法违规煤矿,将要求其补办完成手续,并按照130%的比例淘汰其过剩产能,而对于超产的煤矿,一经发现一律责令停产。

         “这种部署是先控制住产能增长,同时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在控制住后,再开始化解过剩的存量,并激活下游产业的扩展来消化产能。”中华煤炭网分析师魏宏龙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去产能过程中,企业人员成为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张先生坦言,去产能的最大问题在于员工的安排。也有消息传出,未来可能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并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人员安排。“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扩展其他下游产业,大量员工的安置和转移问题,都是企业最为在意的。虽然目前具体内容还在研究中,但对煤炭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

          除此之外,按吨补偿,也是目前征求内容的一个亮点。按照一位煤炭企业人士的说法,此次去产能将采取以奖代罚的方式。如每淘汰一吨产能,可以获得中央和地方的双向补助,金额在150元左右。并通过推进煤电一体化、市场化参股、国有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来达到去产能的目的。“计划是三年时间分流百万人员,淘汰7亿吨左右落后产能和4000多处煤矿,如果补贴到位实际可能数字会更大。”

        煤企虚胖需理性“瘦身”

        煤炭行业历经4年颓势仍过剩加剧,根本原因在于曾经的资本超量进入。

        从2002年开始,煤炭行业开始进入“黄金十年“,吨煤价格暴涨近5倍,就连一张煤炭运输证价格,在高点时都曾超过50万元。而这种暴利,立刻吸引了资本的大量涌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的十年期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从1万亿暴增到3.6万亿,目前全国煤矿总规模达到57亿吨,仅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产能就达到39亿吨。

        但在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煤炭消费需求却明显放缓,如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同比下降2.9%,2015年则预计下降近4个百分点。为了拉出盈利空间,价格较低的进口煤炭也开始大量进入,2015年一年即超2亿吨。这更是给煤炭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这种对冲,令煤炭企业经营开始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比年初下降了9.2%,煤炭平均价格在420元左右徘徊,跌落至2004年的水平。而2015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6%,利润同比下降61.2%,行业亏损面达到90%以上。

        前有亏损压力,后有电价下调,限于发展泥沼的煤炭企业为改变被动境地,近几年一直在寻求脱困的方法,以挽救颓势,而减产正是其重要的尝试。

       “去产能这个问题,早在两年多前就已有企业开始进行。”一家省内大型煤炭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4年起,面对行业的颓势,多家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就已开始限产保价。如中煤能源就曾公告将原煤计划产量较原计划调减10%左右;而神火集团也在2014年时决定限产5000万吨。在整个2014年,省内多家煤炭企业也分别进行了轮流减产、限产。“乌海能源公司刚组建就开始停产检修,也是出于当时对产能的压制。”张先生说。

        一位行业人士回忆,当时的限产,主要是为对后市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煤炭价格。经过这轮限产调价,煤炭行情确实有所上涨,但随着经济转型进入深水区,供应过剩的煤炭再次进入下跌区间。

         面对这种窘境,从去年开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多次专门组织企业座谈会,达成严格控制总量的共识。而发改委也曾多次召开行业脱困会议,力求从化解产能过剩、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加强煤炭进出口管理、加强金融支持四方面来出台对策。

        相比之前的限产,此次的国家行动,更具有针对性与难度。多家省内煤炭企业人士表示,此次的去产能,最关键的一环是产能优化和转化。由于既有产能在近几年的煤炭资源整合后,可压缩的空间已极小,如何有序、有效的令矿井退出,并寻找新的释放角度,成为各家煤炭企业去产能的关键方向。

        去年4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就与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两家将共同出资兴建超洁净燃煤电厂,这也是该集团最大的煤电一体化项目,而目前包括许昌首山电厂等多个电力项目,也多有煤炭企业涉足的身影。“这是我省不少煤炭企业转移产能的方法,即多侧面扩展煤炭下游,进行煤电一体化发展,从而分流产能和人员压力。”

        也有煤炭行业人士表示,因为煤炭生产不仅关系企业效益,也是民生大计。上一轮自发限产阻力较大,而此次有了政策的支持,且限产更多表现为改革化行为,阻力会相对较小,力度也会增加,有可能有效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煤炭涨价势头或难以延续至3月

上一篇:各单位多种形式学习贯彻能源集团2016年工作会议精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