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财经资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跌 4%以下成为常态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跌 4%以下成为常态

  往年3月底正是银行季末揽储、理财利率高企之时,而如今由于监管规则的改变以及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都丝毫不见起色。据银率网统计,上周,北京地区发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第二周位于4%以下,上百款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勉强达到5%。

  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上周(3月19日至3月25日)北京地区发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总数为441款,平均投资期限为127天,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再次刷新两年来最低点,较之前一周下降0.03个百分点。之前一周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3%。

  本周(3月26日至4月1日)北京地区共105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预售,其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包商银行发行的“优逸系列之荟金166044号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投资期限为175天,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投资起点为5万元。保本类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仍是包商银行的产品——“佳赢系列16C035号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投资起点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362天,预期收益率为4.3%。

  银率网分析师指出,1月初至上周,在近三个月时间里,北京地区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从4.26%跌至3.89%,累计下跌了0.37个百分点,下跌趋势明显。本周是一季度最后一周,但近期并没有出现以往的季末止跌反弹的迹象。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低于4%可能成为北京地区银行理财市场的新常态。分析师建议投资者,投资宜早不宜晚,一旦发现投资期限较长、利率较高的产品应当及时把握。 (记者张品秋)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海外置业还需谨慎出手 “高大上”中介藏猫腻

上一篇:股市大数据:南京人最爱炒股 苏州股民最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