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分析>神华等七家煤企公布产量目标

神华等七家煤企公布产量目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6-03-30 09:57:28  来源:国家能源网 新闻归档
            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行业,今年迎来去产能元年。行业萧条之下,业绩持续恶化的煤炭企业也在谋定而后动。

           在各省密集出台去产能政策的同时,一些大型煤炭企业今年的产量也陆续明确。国家能源报道记者近日对2015年煤炭产量靠前的7家企业今年的产量目标梳理后发现,产量增加的有3家,下降的4家。

            7家煤企中4家今年产量下降

         依据去年煤炭企业的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中已有明确产量目标的有7家,国家能源报道记者对这7家煤企进行了梳理,并与之去年的产量进行对比。

          这7家煤炭企业分别是: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同煤集团、陕煤化集团、兖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数据显示,今年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陕煤化集团、冀中能源集团产量均为下降,同煤集团、兖矿集团仍然上调了产量目标,山西焦煤集团“十三五”期间也要实现煤炭产量增加。

           按照公开数据,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陕煤化集团、冀中能源集团2015年煤炭产量依次为3.95亿吨(根据神华官方公布数据估算)、9547万吨、1.27亿吨、1.02亿吨。这4家煤企均提出2016年要实现产量下降,其中神华集团计划从今年开始,减少产能3000万吨,中煤能源集团、陕煤化集团和冀中能源集团2016年的产量目标分别为8000万吨、1.162亿吨、1亿吨。

           但在去产能已成大势的情形下,同煤集团、兖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则提出要实现产量增加。3家煤企2015年的产量分别为1.81亿吨、1.08亿吨、1.05亿吨,其中同煤集团和兖矿集团今年的产量目标为1.85亿吨、1.3亿吨,均要实现产量增加。山西焦煤集团则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原煤产量2亿吨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老矿区,同煤集团面临资源枯竭和员工包袱重的问题,已提出转岗分流意见;兖矿集团也曾喊出“3年分流两万人”的目标;山西焦煤集团更是在前不久刚刚出台转岗分流细则,确定将对富余人员进行分流。

          低谷中寻求转型

         一边是产能过剩、职工分流,一边是调高产量目标,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对公开资料的梳理过程中,国家能源报道记者发现,对于同处山西的同煤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而言,其产量提升或许是源于前几年巨额投资之下的产能释放。

           自2008年起的煤炭兼并重组工作,让山西的煤矿大多集中在几大省属煤炭企业的手中,这期间兼并的小煤矿和追加的投资所释放的产能效应慢慢显现出来。

           而兖矿集团上调煤炭产量的信心似乎来源于其自2014年以来实行的各项改革措施,其在2013年亏损13亿元,被称为“巨亏王”,但2014年实现利润20亿元,成为“扭亏王”。

          在优势荡然无存之后,煤企的去产能尤为艰难。国家能源报道记者此前曾采访到同煤集团华东区域的一位销售人员,其坦言到:“即使煤炭价格下跌,我们也不愿意降低产能,企业一方面面临着生存压力,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内部职工的稳定。”这也是大多数煤炭企业去产能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

            但现实问题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地位将逐步弱化。两会之后公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已为能源发展绘就蓝图,其中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上,水电及新能源成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点,煤炭排名则由“十二五”的首位降至倒数第二。

            此种情形下,在水电、新能源的夹击之下,虽然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但煤炭的未来让人不那么乐观。煤炭企业们似乎早早嗅到了这一趋势,纷纷在低谷中转型升级谋求突围。

            非煤产业成突围希望

           国家能源报道记者对上述7家煤炭企业“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进行了梳理,以期发现其转型升级的路径。

           7家煤炭企业中,神华集团、同煤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均已将目光投向新能源领域。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曾称:“新能源发电业务是神华最赢利的板块。”同煤集团则依托光伏领跑者计划深耕风电、光伏领域,希望摆脱产业板块单一的情况。

            出路也并不都是新能源领域,陕煤化集团则在积极布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找寻煤炭清洁利用的方法;兖矿集团成立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近期也开始频频现身资本市场;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也在优势领域煤化工上持续发力,开建了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

           对于去产能,煤炭企业的决策者们也有清醒的认知,陕煤化集团董事长杨照乾此前就公开称,这轮煤炭产业的深度调整,不是行业景气周期的循环,而是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煤价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情况下非理性下跌造成的;从更深层次看是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的必然。

           与行业内专家的判断一样,杨照乾也认为,寄希望于行业周期性的好转、寄希望于熬过两三年寒冬,就能迎来春天的可能性是渺茫的。煤炭企业走出困境,根本的出路就是去产能、加大落后产能关闭退出的力度,留下更有竞争力的煤矿。

             回溯到煤炭行业来看,虽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潮头,但煤炭行业短时期仍难有反转。近期引起煤炭行业关注的大型煤企开始着手去产能,动力煤持续涨价的消息,只是市场在供求关系之下的自我调整。

             业内对此的共识是,处在亏损状态的煤企,目前大部分都是根据销售量来生产,导致市场供应稍显紧张。但煤企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一旦价格持续上涨,不排除部分煤企开始复产。

             市场是风向标,价格的涨跌牵动着煤企的神经。对这些存在去产能任务的煤企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决断是开始断腕自救,缩短转型阵痛期,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返回我的煤炭网,查看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煤企 煤行

扫码打开手机版
 

 

 
 
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内容归档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