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财经资讯>收购喜达屋到底谁是赢家:会买的买不过会卖的

收购喜达屋到底谁是赢家:会买的买不过会卖的

  热议的喜达屋收购案最终以安邦牵头的财团退出、喜达屋落入万豪袋中而收场。但在这场必定会被历史铭记的酒店并购大战中,万豪却比最初收购价格多付出10亿多美元代价。资本强势的安邦在上演一场“半路劫匪”后铩羽而归。在万豪和安邦的争夺中,联姻万豪真的如喜达屋所愿吗?这场收购大战中,究竟谁是赢家?

  2015年11月16日

  万豪和喜达屋宣布双方通过最终合并协议,总价达122亿美元

  2016年3月14日

  喜达屋宣布收到收购要约,总价达128亿美元,但未透露买方信息,知情人士透露买方为安邦牵头

  2016年3月18日

  喜达屋宣布安邦将此前的每股76美元提升至每股78美元,收购总价达132亿美元

  2016年3月21日

  喜达屋宣布万豪修正收购方案,每股21美元和0.8股万豪的A类普通股,收购总价达136亿美元

  2016年3月28日

  喜达屋宣布安邦等修正收购方案,收购总价超过140亿美元

  2016年3月31日

  喜达屋宣布安邦等撤回收购方案,重申与万豪的协议,按照当时的交易价格,收购总价约为133亿美元

  万豪多支付10亿美元

  3月31日,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宣布,安邦等公司组成的财团已撤回此前每股82.75元收购喜达屋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非约束性收购方案,且不再准备提出其他方案,至此,安邦、万豪收购喜达屋的竞价告一段落,万豪以每股21美元现金和0.8股万豪的A类普通股的方案成为目前最高竞价。根据喜达屋公告,在不计入喜达屋分时度假业务拆分交易的情况下,万豪收购喜达屋的总价大约为133亿美元。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比起去年11月万豪122亿美元提出收购喜达屋的收购方案,万豪至少要多支付10亿多美元。

  而最终结果是,喜达屋在公告中表示,喜达屋股东特别大会定于4月8日召开,届时将对与万豪合并的交易进行表决。

  此外,亦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不排除喜达屋在此次收购案中更倾向安邦的选择,实际上,拥有完整酒店品牌体系的喜达屋如果得到安邦强大资本的支撑,显然在国际酒店市场是万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即便被安邦收购后,喜达屋或许也会拥有较多的话语权。这些或许是万豪不断加价的重要动力。

  安邦借机国际“露脸”

  安邦与万豪你来我往的叫价终于结束,“万喜”结合之路再次回归正轨,而安邦的进入与退出无疑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对于安邦的进入与退出,业内猜测颇多,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分析,安邦之所以想要竞购喜达屋,主要是为了增加全球资产配置。江苏九州环宇商务广场常务副总经理方世宏指出,事实上,安邦的出现在它购买纽约华尔道夫时就有迹象,安邦进入美国酒店的意图非常明显。喜达屋刚好是它进入总部在美国酒店市场的重要平台,它需要这样的平台形成其在酒店行业的布局,同时也借此增强安邦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业内也有消息称,事实上,早在去年喜达屋宣布出售之后,安邦便开始接触喜达屋相关高层,随后双方签署初步非约束性的收购协议,收购总价约146.5亿美元。不久后双方再次沟通,收购价格约每股86美元。而安邦在给出了压倒万豪的新报价之后选择退出,业内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安邦的这些收购提案可能触碰了保险集团及保险资金海外投资不能超过总资产15%的这一监管原则,有媒体称,保监会对安邦近日两笔海外并购持明确不支持态度;二是安邦在资金上的问题。据外媒报道,安邦最后提价之后,喜达屋和万豪均对其能否兑现收购方案的支付能力表示不放心。但安邦内部人士透露的说法则是,选择退出原因是了解到竞争对手会加价。

  喜达屋成最终赢家

  在这场收购大战中,恐怕“坐收渔利”的要数喜达屋了。有意思的是,万豪合并喜达屋在最初交易总价只有约122亿美元的时候,协议终止费就是4亿美元,日前在修改收购方案提高价格的同时,协议终止费也提高到了4.5亿美元,“若发生需要支付协议终止费的情况,喜达屋需向万豪支付多达1800万美元”。而屡屡提价的安邦,价格远远超出万喜最初时的122亿美元,协议终止费却只有5000万美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只是在“万喜”的婚礼中扮演了验证情坚的龙套角色,但安邦这十多天来的全球知名度或有了极大的提升。

  而从万豪来看,方世宏分析,包括此前收购丽思卡尔顿等,万豪的发展壮大每次都是从并购开始的,但122亿美元的收购基本落听,却在4个月之后被搅局,搅局者快进快出,万豪却为此多支付了10亿美元,多少不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情。万豪CEO苏安励近日表示,对集团得以收购成功表示感到高兴,但他原本希望能够收购喜达屋的交易少支付10亿美元。

  而万豪为什么同安邦死磕喜达屋呢?赵焕焱表示,万豪是为了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有公开数据显示,“万豪具有高度的轻资产特征,87%源自酒店管理费,自有或租赁的酒店收入来源仅6%。而喜达屋的管理费来源为68%,自有酒店和产权度假屋收入分别为21%和11%。双方合并之后,万豪将增加一半的房间,且可以节省2亿美元运营成本”。其次,“万豪主要分布在美国,客房的国际市场额度只有21%,喜达屋的现有客房和在建客房,在国际市场的额度分别为57%和61%”。如能成功实现合并,万豪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喜达屋则不用多说,单是多卖出10亿美元就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但事情落听,此前业内关于喜达屋是投向万豪的怀抱还是投向安邦这个非酒店企业更合适的讨论也戛然而止。

  酒店市场格局初定

  无论如何,确定的是,如果万豪喜达屋合并后续再无风波的话,两大巨头合体,无疑将成为全球酒店集团霸主。据《财经》报道,万豪拥有714765间客房、4175家酒店,旗下拥有19个酒店品牌,排名全球第二;喜达屋旗下拥有354225间客房、1222家酒店,排名全球第八。后者旗下经营的11个酒店品牌包括威斯汀、喜来登、瑞吉、豪华精选、W酒店、艾美、福朋酒店、雅乐轩、源宿、Tribute Portfolio和Design Hotels。合并后的酒店集团将运行和管理包含110万个房间的全球5500多家酒店,业务范围横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万豪、喜达屋目前品牌体系的重合较高,对于双方未来的发展,喜达屋大中华区一位高管曾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合并完成后,双方会在后台进行相关整合。毋庸置疑,从万豪的角度来看,整合与规划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整体优化。而喜达屋方面来看,从与万豪合并的方案初定到这一场竞价中几个回合,喜达屋董事会都更为关注最大利益,对于喜达屋未来发展的考虑相对较少。

  “喜达屋要出售,说明其本身也有很多问题,改变或许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许多酒店集团这几年为了适应市场,自身也都在寻求品牌重塑。”方世宏分析。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万豪与喜达屋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且都是业内经营多年的酒店巨头,对于可预见的改变,喜达屋的基因保留几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行为对企业、对员工、对投资方、对股东是否更好。

  除了巨头未来内部的整合与规划,同样重要的是,此次中道退出的安邦,有了前面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例子在先,此次又以忽然杀出的形象几番提价,已然成为酒店市场的活跃土豪之一。据安邦保险内部人士透露,安邦不会放弃海外扩张,甚至有业内消息称,安邦或继续寻找投资收购其他酒店业巨头的机会。(郭白玉)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库存到底下降了多少?

上一篇:重庆钢铁与浦项设立两合资公司 初期总投资逾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