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大矿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复合型、专业型的高层次人才,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滨湖煤矿多渠道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拓宽渠道“招”贤才。积极推行“创新引进方式、拓宽引进渠道”的人才招聘机制,做好招贤纳才工作。一是本着人才优先、切实所需、精简高效的原则,认真分析、超前谋划、科学合理的提出本单位人才需求计划。二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引导煤矿主体专业和生产急需专业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专业人才进行应聘。
科学管理“育”人才。构建起以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二是对一些急需紧缺的中高级人才,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来矿进行专题理论讲座,对专业技术人员就矿井冲击地压、顶板治理等某一专业领域的课题进行讲解。三是发挥先进典型带头作用,创建了永滕劳模创新实践基地,激发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机制“选”人才。一是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队伍梯次和公平竞争机制。按照副总师、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区队管理、区队班组长“五级”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选拔条件,设定配备比例标准,进行后备人才的选拔,对纳入后备人才库管理的人员分层次建档立卡。二是健全人才任用机制,切实做到人岗匹配,适才适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岗位职务化管理等激励机制,形成“能上能下,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机制,从机制上提供成才保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多措并举“用”人才。在用人上坚持做到“三不看三看”,即“不看身份看能力,不看资历看实绩,不看背景看品德”,营造人尽其才,有才有位的用人环境。建立健全矿井人才储备库,设立人才实绩档案,及时把工作变动、培训学习、职务变化等情况以及考察材料、思想汇报等材料登记备案,进行汇总分析,切实建立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使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贡献出聪明才智。
(陈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