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大矿时代”开启转型新山西

“大矿时代”开启转型新山西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王君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作出的种种论述使新历史变革关口的中国模样愈加清晰,一场从春天再出发,为改革再蓄力的舆论由此发酵。

在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的舆论共识中,山西省具有代表性意义。因为这个为共和国贡献了百亿吨煤炭的能源大省一度集结了粗放式发展的诸多特征:资源初级加工、输出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煤炭平均资源回采率只有30%左右;万元GDP耗能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每采一吨煤要破坏2.48吨水……

山西省十余年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转型努力都是在试图突破这种困局,但一直未能实现根本性变化。2010年末,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设立使山西转型上升至国家层面,迈上了新的历史台阶。此时的山西,刚刚确立了“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目标,刚刚完成了一场最痛楚的手术——煤炭资源整合。在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格局下,3500万山西民众渴盼已久的“新山西时代”要来了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王君。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山西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正式拉开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序幕,对此,山西有哪些体会?

王君:谈山西离不开煤炭,谈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同样离不开煤炭。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国家提出把山西建设成为强大的能源基地 。这一战略的实施造就了黄土高原上的一个能源巨人,“有水快流”的基本建设方针使全省小煤矿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在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形成了山西煤炭行业“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矿难频发、生态破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困扰山西发展的瓶颈均由此产生。

粗放的办矿体制还导致了大量生产要素沉淀于煤炭行业,“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十分突出,每次市场发生大的波动,山西都是全国经济下行最明显的省份之一。亚洲金融危机时,山西优质动力煤被压质压价只卖几十元,整个煤炭行业乃至全省经济都陷入了困境。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山西省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但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并未彻底改变。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给山西敲响了警钟,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结构性矛盾亟待突破,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经济时报: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应该说是这场改革攻坚战的第一个硬仗。

王君:对。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备受全国关注,也是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今天,我可以很高兴地宣布,经过全省上下三年的共同努力,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奋力拼搏,这一仗,我们打赢了。山西彻底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可以生产安全的煤炭,生产干干净净的煤炭,生产高效的煤炭。“大矿时代”的山西,这个梦想成真了吗?

王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给山西发展带来的效果和变化是全方位的。从煤炭工业本身来讲,我们的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平均单井规模由整合前的30万吨提高到现在的100多万吨;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显著增强,煤炭资源平均回收率由整合前的25%提高到现在的75%,这就意味着在煤炭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源服务年限延长至原来的3倍。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给煤炭资源型城市跨越发展插上“三双翅膀”

上一篇:煤炭板块收跌1.52% ST贤成领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