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方面,邯矿集团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净利润9727.7万元。由此可以看出,邯矿集团目前盈利能力较好,加之2016年煤炭价格逐步回暖,意味着接手就可以盈利,那么为何要切“蛋糕”给别人呢?
中国经营报援引冀中能源集团不愿具名人士表示,邯矿虽好,也只是表象,从冀中能源集团整体的运营情况看,目前已经非常困难,因此急需寻找资金解决大集团的运转问题。
冀中能源集团还频频在资本市场融资吸金,最近一期为7月14日发行的2016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融资期限为270天,发行规模为15亿元。
对于到处“找钱”的成因,外界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冀中能源集团近年来不断加速多元化发展所致。公开资料显示,冀中能源集团除煤炭主业之外,目前还涉及医药、航空、电力、机械、建材、物流等多个产业。
航空产业中,由于在人才方面的制约,冀中能源集团全资控股的河北航空在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分别亏损2亿元、5亿元及3亿元。此外,冀中能源集团在医药板块的投资也是收效甚微。
“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扣非净利同比增150%以上。”这是其上市公司冀中能源一季报的成绩,该公司二季报虽未公布,但预期好于一季报。
事实上,在冀中能源光鲜的季报背后,是冀中能源集团“慷慨”接纳上市公司部分亏损资产的事实。
早先,冀中能源集团接收了冀中能源亏损严重的章村矿、德显汪矿、陶一矿(合计产能约440 万吨),自2015年11月起开始托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上述3矿累计亏损金额达2.2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很多上市公司通过甩卖资产让其报表看起来更为光鲜,但是被甩卖的资产往往是一些不良资产,即使低价也无人问津,因此最终只能由其控股公司接手,但是这样的结果会进一步加剧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