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客户发运成本,提升港口对用户的吸引力,今年4月25日,国投曹妃甸港对港口作业包干费实行3元/吨的优惠;之后,秦皇岛港、京唐港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市场低迷之时,唐港铁路也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下调地铁费用,由0.165元/吨降至0.1571元/吨。为争取货源和运力,曹妃甸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全力下调港杂费,包干费分别降到10.5、11.5和13.5元/吨。为避免进一步降价和恶性竞争,6月份,环渤海多个港口进行抱团取暖,规避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避免相互杀价,以优质服务来争取用户。
然而,煤炭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各煤矿减产限产、重新核定产能、严格执行276天的生产调控政策,“三西”主要产煤省区发运和销售数量减少,造成煤炭资源整体偏紧,使得煤炭供给持续紧张。加之夏季用煤高峰到来,下游煤炭需求旺盛,采购欲望增加,港口动力煤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煤价出现少见的持续快速上涨态势。截止八月底,北方港口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已经上涨到520元/吨,较年初已累计上涨了150元/吨,达到煤炭生产企业、贸易商的盈亏平衡点以上水平,煤企利润空间仍将继续扩大。为缓解目前港口经营困难局面,在煤炭市场持续回暖的支撑下,发煤港口借机脱离窘境,环渤海多个主力运煤港口联合小幅上调港口作业包干费。环渤海主要运煤港口秦皇岛港联手国投曹妃甸、国投京唐港、京唐港、曹妃甸煤二期等多个港口,从9月1日起,统一上浮港口作业包干费,并取消之前对个别客户承诺的特殊优惠政策。而依靠朔黄线和黄万线供应煤炭的黄骅港、天津港具有运距近、综合费用低、货源充足等优势,此次未调整港杂费。
夏季以来,整体煤炭市场持续走好,但秦皇岛、唐山等港口吞吐量未见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除了部分货源被分流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游煤矿产量限制还在持续,影响了大秦线配套港口运能的发挥,大部分煤码头处于半负荷状态。
进入九月份,天气凉爽,民用电减弱,下游耗煤数量虽有下降,但电厂库存仍在低位,后期还有补库的需求。再加上今年秋季,大秦线将进行第二轮“开天窗”检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调进。十月份,预计沿海电厂仍有一波补库行情,需求仍保持强劲。四季度,天寒地冻,有冬季行情的支撑,沿海电厂日耗煤数量较九、十月份还会有所增加。今年冬季,政府还会加大限产力度,供给端还将继续缩紧,内蒙、山西等主要产煤省区生产和销售量难有好转,主产地煤炭供应还在持续紧张,中转港及下游终端库存低位。随着冬季供暖用煤的逐渐增加,后期仍有一定的补库需求,港口煤炭交易将会更加活跃。煤炭市场卖方格局初步形成,全年,环渤海煤价持续上涨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