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分析>保障煤炭供应 煤企276天生产期限或破

保障煤炭供应 煤企276天生产期限或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6-11-10 09:34:4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归档
煤炭价格这么高,还要去产能吗?回答是肯定的。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指出,近期煤炭价格上涨使得社会上有人对去产能开始有一些担心,也确实有部分的地区和企业决心有所动摇。
“(但)近期的煤炭价格过快上涨,并不能说明去产能已经到位,煤炭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他在1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指出,对近期的价格上涨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阶段性需求变化带来的,而且个别投机炒作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非理性的成份,这不是长期的趋势,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从近期看,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今年前9个月煤炭消费再次下降2.4%,当前阶段性供求基本平衡,是因为通过严格执法和实施减量化生产,控制了部分产能。如果把这一部分产能完全释放出来,很快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从长远看,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煤炭的市场需求很难有增长空间。
因此,煤炭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当然,在推进去产能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采取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科学把握去产能规模和节奏,保证煤炭市场的基本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随煤炭去产能价格,各地前9个月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80%以上。而今年全年煤炭和钢铁去产能目标分别是2.5亿吨和4500万吨。而煤炭产量也在下降,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6亿吨,同比减少2.9亿吨,下降10.5%。相应,到11月9日,秦皇岛5500大卡电煤价格涨到了每吨600元以上,比年初上涨了60%以上。
不过许昆林指出,目前煤炭价格不存在持续上升的基础。比如11月8日,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和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签订了中长期合同,此次合同确定5500大卡动力煤的基础价为535元/吨,在这个基础上参照市场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该合同增加了一些履约监管和违约责任的相关内容。
而目前煤炭供应的基本面是稳定的,不支撑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
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全国煤炭产能总规模57亿吨,考虑到今年去掉的近3亿吨,还有54亿吨产能,其中通过实施减量化生产储备的6亿吨产能,具有很强的调节弹性。近一个多月来,通过实施先进产能释放措施,煤炭产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9月份当月产量日均环比增长2.9%,10月份主要产煤地区煤炭产量又有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目前运输,以及电煤库存都正常。港口存煤大幅度回升。秦皇岛港、黄骅港、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10月末煤炭调度量达到128.6万吨/日,比7月末低点每天增加36.6万吨,到11月7日调度的数字,环渤海五个港口存煤回升到1720万吨,比前期低点增长69%,完全处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从电厂和供热存煤调度情况看,都达到了三年的平均水平。截至11月7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02亿吨,比8月份低点增长14%,可以用22天。根据我们掌握的正常水平,15-20天就已经很正常了,现在是22天。全国重点电厂存煤是6576万吨,比8月份的低点增长了37%,可以用21天,都已经达到了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许昆林指出, 当前完全有条件、有办法保障煤炭的安全稳定供应。 276到330个工作日之间的产能,本来就是为应对市场波动准备的,目前煤炭市场发生阶段性的变化,这一部分产能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只要经过省级以上政府职能部门的认可,合法合规,而且安全有保障的产能就可以有序的释放出来。为稳定煤炭企业的预期、便于煤矿做好生产组织工作,正在研究要把先进产能的释放期限从原来到今年年底延长到今冬明春供暖期结束,相关文件很快就会印发下去。
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根据供需形势变化,研究建立先进产能释放的长效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此前国家规定煤炭企业有276天的组织生产期限。上述表态,意味着276天的生产工作日紧箍咒已经在相当意义上被突破。
 
返回我的煤炭网,查看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煤价 煤行

扫码打开手机版
 

 

 
 
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内容归档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