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百亿债务下的扭亏重生:山东“僵尸企业”肥矿集团改革重组寻共赢

百亿债务下的扭亏重生:山东“僵尸企业”肥矿集团改革重组寻共赢

      1.4万人的国有企业,背负着100亿元的债务——山东能源肥矿集团作为山东省最大的“僵尸企业”,曾巨额亏损,资不抵债,陷入“肥矿困局”。2月初,肥矿集团对外披露,仅1月份,该集团就实现利润3700万元,比预算超利2700万元。

 

“这是肥矿改革重组‘红利’的释放。去年,在山东省委省政府主导下启动实施的肥矿改革重组,完成了政银企员工四方协议签订、新公司创立、人员分流安置等重点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风险,创出了一条国企改革的新模式。” 大众日报援引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位民表示。

 

肥矿集团债务重组共涉及10家银行的近100亿元债权,数额巨大。山东省国资委、山东能源集团和由中国农业银行牵头的债权人委员会展开近50轮磋商后,终于达成一致:将肥矿集团可持续经营的三处煤矿资产剥离组建肥城肥矿煤业有限公司,并以等额资产承接等额银行债务,承接债务比例为50%;同时,肥矿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分别按照30%、20%的比例承接金融债务。

 

据介绍,肥矿集团已经符合破产清算条件。但如果对其进行整体破产清算,肥矿集团资产变现后可用于偿还普通债权的资金仅为34.8亿元,银行债权人损失将达到82亿元。

 

“改革重组后,根据肥矿集团目前的经营状况测算,预期资产总额143.57亿元,负债107.58亿元,负债率降至74.9%,年盈利约1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约3亿元,能够维系经营并按期偿还债务。”李位民介绍。

 

“僵尸企业”处置,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好“债”和“人”两大问题。改革重组前,肥矿在册职工1.4万人,根据现有煤炭产量,新、老公司定编定员8000多人,这就意味着,有6000多人必须分流。

 

“分流安置人员,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必须细致、细致、再细致。”李位民向肥矿集团领导下命令:“有一个职工不知道分流安置方案,就不开职代会。”为了确保每一名员工对分流安置方案都耳熟能详,肥矿集团董事长朱立新带领各级干部,分头宣传,在职代会上,员工分流安置方案获得全票通过。

 

肥矿集团拖欠多年的社保、医疗费等问题,也在山东省政府扶持政策和山东能源集团的资金支持下得到解决。截至2016年11月底,已有2829名离职人员完成社保的个案补缴,1177人顺利办理退休手续,8051万元拖欠的医疗费得到报销。

 

“2017年我们还要加快推动肥矿改革重组工作,完成新公司“肥城肥矿煤业有限公司”资产划转,确保新公司盈利达到2亿元以上。继续协调银行,做好融资,完成第二批土地作价注资等,推动肥矿整体扭亏脱困、实现重生。”李位民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下游接收能力有限 产地电煤价格或下探

上一篇:关注中国蓝天保卫战 解决好“违法成本低 高压执法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