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坐落有16家民营钢铁企业,今年,河北省需要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约15%的压减任务,需要由武安来承担。
从去年开始,武安创造性的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县级产能交易平台,用市场的手段去倒逼企业去产能。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不拆炉子的出钱、拆炉子的得到补偿”,各企业之间形成了“去产能共同体”。
武安市长强延峰称,我们把去产能的任务进行“货币化”。让每一个企业都承担任务,都承担责任,都有压力。
随着去年钢铁价格的上升,曾经一度亏损严重的钢铁企业都出现了回暖现象,今年的交易互助金定什么标准,为了科学合理,武安市发改局局长孟天增往钢铁企业跑断了腿。孟天增称,这是一个价格问题,不能强制。
今年,2017年武安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实施方案尘埃落定。压减钢铁产能指标交易互助金的标准是每万吨铁、钢各200万元。这一数字,比去年提高了一倍。孟天增表示,我们列的这个单子是政府的手,我们又建了个平台,是市场的手,让他们心甘情愿。
用市场的手段去产能,这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看来,是长治久安的办法。去产能不能一刀切,产能交易互助平台把市场化的方式引进,从根本上去解决,不光是一个手段,还是思路的创新。
据河北日报消息,武安市2016年钢铁去产能工作圆满收官。引入市场交易办法去产能,该市顺利将年度任务落实到7家企业的3座高炉、6座转炉上,共压减炼铁产能241万吨、炼钢产能383.5万吨,超额完成了年度压减任务。
按照河北省下达的计划,2013至2017年,武安需压减炼铁产能931万吨、炼钢产能836万吨,分别占邯郸市压减任务的57.7%、69.4%。
2016年,武安市将《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确定武安截至2012年底的装备和产能作基数,计算出所有16家钢企的产能占比,按此比例将去产能任务分配给企业。
为将压减任务落到实处,该市让16家钢企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数,按每万吨铁、钢产能各100万元的标准,缴纳钢铁产能指标置换交易金,形成一个“资金池”,专项用于补偿承担压减任务的企业。
利用这笔交易金,武安建起全国首个县级钢铁产能指标交易平台。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在保证装备都为优势产能(450立方米以上高炉、40吨以上转炉)的前提下,上缴交易金,便可以将压减任务转移给其他企业;市场竞争力弱、效益差的企业,因缴不起交易金,只能被动承担压减任务,但能获得相应补偿。具体说,这些企业除了享受国家、省奖补资金外,每压减1万吨铁或者钢,额外能再拿到100万元补偿。
依靠市场交易办法,巧用经济杠杆,武安市场竞争力强的钢铁产能得以保留,而压减产能的企业也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烘熔钢铁有限公司一座620立方米高炉2016年被列入压减名单。2016年4月,因该企业无力缴纳交易金,武安市对这座高炉实施了断水断电处理,并拆除了动力装备。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缴不上交易金是因效益不好。“这座高炉关就关了吧,反正开着也不赚钱。”让企业欣喜的是,高炉封存当天,政府部门就把企业应享受的奖补资金兑现到位了。
截至2017年1月,武安已筹集7.44亿元钢铁产能指标置换交易金。有了这笔资金,去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得到保障,当地没有因去产能出现规模性的工人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