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海南省煤电上网电价提高1.0分钱/千瓦时。海南省物价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合理调整电价结构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自2017年7月1日起,海南省燃煤发电企业标杆上网电价提高1.0分钱/千瓦时,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从0.4198元/千瓦时调整为0.4298元/千瓦时。与此同时,自2017年7月1日起,海南省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下调1.97分钱/千瓦时。
3、陕煤运销集团全力保障陕西省内电煤供应。陕西日报消息,进入7月,陕西省各地多次出现3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电网负荷持续攀升,日用电量屡创新高。面对“迎峰度夏”的严峻形势,陕煤运销集团全力优先保障省内电煤供应,月度电煤发运量在100万吨左右。陕煤运销集团针对省内高温时间长,发电企业负荷频繁创出新高,电煤库存急剧下降,个别电厂库存已经低于警戒线的现状,全力优先保障省内电煤供应。一是认真履行省内电煤中长期合同,按照煤电双方签订的1200万吨全年合同量,结合各发电企业实际需求量,制定省内电煤供应方案,分月、分矿区分解任务,确保省内煤电企业平稳运行。二是主动对省内百万吨用户进行调研走访,掌握省内电煤运行情况以及各矿区当前生产、库存、销售价格等情况。三是加强调度服务,将调研情况快速反馈到各区域销售公司,督促各区域销售公司落实好省内电煤供应工作。对于库存告急的发电企业优先供应,在有限的资源和运力范围内加大缺煤电厂供应量。
4、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上升至51.1,创四个月新高。财新网消息,8月1日公布的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1,高于6月份0.7个百分点,创近四个月新高,制造业运行连续两月出现改善,扭转5月的轻微放缓状态。这一趋势与官方制造业PMI不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为51.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促进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回升的是新业务总量的加速增长。7月新订单指数录得五个月以来最显著。受访厂商普遍反映,市况好转,海外需求强劲。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录得2014年9月以来的次高增速。为应对客户的需求增长,7月制造商继续增加产量,与新业务一样,产出指数也录得2月以来的最高。
5、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一煤矿发生涌水事故,3人失联。山西焦煤集团网站消息,2017年8月1日11时25分,汾西矿业宜兴煤业已停用的原回风井塌陷,涌水将井底防水闭冲塌。事故发生后,矿井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撤人。截止13时35分,当班入井247人已安全升井244人,目前3人失联。抢险救援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6、大秦线维修结束,煤炭运输全面恢复。七月份,大秦线主要维修项目已经完成,做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维修、运输两不耽误。八月份,铁路调进恢复正常,大量煤炭将灌向秦皇岛港、唐山港口群,两大港口群存煤将有所回升。 从八月初开始,大秦线运输恢复正常,煤炭发运情况会有所改善。随着“三西”地区复产复工煤矿的增多,优质产能进一步释放,煤炭产量将明显增加;铁路开足马力加快运输,八月份,预计港口资源不会短缺,秦港存煤会缓慢回升,煤价或将在八月中下旬回调。
7、能源投资停缓建已成大势。近日,发改委等1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国停建和缓建煤电产能1.5亿千瓦,淘汰落后产能0.2亿千瓦以上。主要任务包括,依法依规淘汰关停不符合要求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含燃煤自备机组)等。另外,风电和光电也没能幸免。在7月28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针对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因弃风弃光限电严重地区,暂不安排各年度风电、光伏新增建设规模。
8、6月份贵州省煤炭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受煤炭价格指数持续高位影响,2016年8月开始,贵州煤炭行业增加值连续10个月处于负增长通道。今年以来,全省多措并举促进能源工业转型发展,加快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进一步释放先进产能,煤炭行业总产值实现快速增长,加上价格指数影响力逐月小幅回落,煤炭行业增加值降幅持续收窄。6月,贵州省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81.7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当月增速首次由负转正。2017年上半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18.02亿元,下降8.0%,降幅比1-5月收窄2.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3.8个百分点。
9、环保督察揪问题:高污染企业停产频现,供给端收紧。7月29日起,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向被督察省份反馈督察情况。截至8月1日,7个省(市)的督察情况反馈全部完成。从反馈意见来看,涉及到多个行业的污染问题。在这一轮“史上最严”的环保督查过程中,随着整改方案的制定和落实,问题企业生产必将受到一定限制,或将遭遇停产整改,供应难免出现回落。这使得多个原材料行业出现减产、停产。产能受限使得部分行业出现供应短缺,这成为今年原材料涨价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当大量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出清后,所处行业的总体供应量无疑会减少,这成为了部分产品今年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至督察反馈时,督察组交办的31457件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共立案处罚8687家,拘留405人,约谈6657人,问责4660人。”环保部网站8月1日发布的消息指出。今年环保督查力度大幅增加,并对多个行业供给端产生影响,使得部分高污染行业的减产、停产事件频发。
10、国家能源局:加强能源监管,依法当好“裁判”。近日,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凡荣在出席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工作座谈会时表示,要充分认识加强能源监管的重要性,既严管于事中,依法当好“裁判”,又重惩于事后,坚决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抓手,强调要同步加强宏观调控和事中事后监管。李凡荣指出,目前,国家能源局大部分能源项目审批事项已经取消或下放,初步形成了规划、政策、规则、监管“四位一体”的能源监督管理新机制。
港口动力煤价维持高位盘整,中下旬或出现回调。
国内动力煤市场涨势明显收窄。进入8月份,率先施压动力煤市场的便是终端主要用户-电厂。数据显示,8月1日沿海六大电厂库存增至1240.67万吨,日耗大幅下降至75.23万吨,可用天数增至16.49天。笔者分析,沿海电厂日耗明显回落,主要受双台风登陆有关,东南地区高温状态有所缓解。虽然天气效应仅是阶段性影响,但电厂数据更多的释放需求冲高回落可能改善煤电供需紧张的信号。
分析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季用电、用煤高峰进入8月份短暂冲顶之后将确定性减少,火电企业长期以来坚决抵抗高价市场煤也将迎来胜利的曙光,近期港口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可见一二。除此之外,供给端后期也将逐步增强预期升温。首先,近日,央视报道鄂尔多斯即将开始释放优质产能来保障煤炭供应。其次,大秦线茶坞-下庄间摩天岭隧道内因冒水导致线路下沉已经修复完毕,北方港口库存连降之后开始回升。整体来看,后期动力煤市场供给增加、需求减弱的预期日渐升温,煤价将因此展开回调,时间窗口较大概率出现在本月中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