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化工>煤化资讯>燃煤中发现未知潜在毒副产品
燃煤中发现未知潜在毒副产品
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7-08-11 08:43:44
新闻归档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7日发表了一项环境最新研究称,美国科学家在对煤灰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有一种以前未知的无机化合物,含量很大且具有潜在毒性。新发现为监测燃煤排放提供了新的环境指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化合物的潜在毒性效应是在斑马鱼中测试的,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尚未经过评估。
作为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煤炭主要是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目前,科学家已知燃煤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燃煤产生的颗粒物能造成空气污染——据估计,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会造成330万人的过早死亡。
此次,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迈克尔·霍切拉及其同事,对取自中美两国12个火电站的煤灰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所有样本中都存在大量纳米尺度的低价氧化钛颗粒——这是一种此前未知的燃煤副产品。这些颗粒,即所谓的马格涅利相颗粒,是由煤炭中天然存在的TiO2燃烧产生的。研究团队提出,或可在全球范围内,将这些无机化合物作为环境指标,用以评估燃煤的影响。
该团队还使用斑马鱼对这种燃煤副产品进行了毒性测试,发现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马格涅利相颗粒可能对斑马鱼胚胎产生有害影响。但他们强调,关于这种副产品的毒性对人体组织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中国煤制乙醇实现产业化应用
上一篇:8月10日国内甲醇价格走势分析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