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西晋能集团控股的吕鑫煤业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失踪。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山西省和顺县新闻办了解到,8月15日零时52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和顺吕鑫煤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高阳到县公安局投案,供称8月11日15时至17时该矿四采区A6-1采区发生边坡滑坡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5人失踪。吕鑫煤业是晋能集团控股的露天煤矿。为举一反三,排查隐患,晋中要求全市露天煤矿和非煤矿山、和顺县所有煤矿停产停建整顿,晋能集团所属露天煤矿全部停产整顿,开展安全大检查。
3、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全覆盖,第四批督察已问责62人。法制日报消息,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完成了对全国31省(区、市)中的最后一个地方——西藏自治区的进驻,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已实现了对31省(区、市)的全覆盖。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今天透露,截至8月14日,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先期进驻的7个省(区)已拘留6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62人,问责62人。据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统计,截至8月14日,先期进驻的四川、青海、海南、山东、吉林、浙江、新疆(含兵团)等省(区)已受理群众环境信访举报3090件,经梳理并合并重复举报后交办地方2361件,各地已办结146件;累计责令整改367家,立案处罚81家,罚款220.92万元;立案侦查2家,拘留6人;对党政领导干部约谈62人,问责62人。
4、内蒙古能源“十三五”规划:加大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
中国节能在线消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加强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利用,另一方面加快新能源外送基地建设。整个“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新增清洁能源装机850万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利用。综合考虑网源协调、市场消纳等条件,深入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大力推进光伏治沙、沉陷区光伏治理“领跑者”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供暖、风电制氢等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鼓励和支持利用固定建筑物房顶、墙面及附属场所、蔬菜大棚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因地制宜推动可再生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格局。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机制,引导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交易工作,扩大参与直接交易和多边交易的市场规模。推进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增新能源本地消纳装机850万千瓦左右,其中风电3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550万千瓦左右。
5、上半年石化行业运行超预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日前公布上半年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超出预期,表现为市场需求改善,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行业整体效益较好。截至6月末,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7.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利润总额4323.9亿元,同比增幅50.3%,行业亏损面为15.5%,同比缩小1.4个百分点;全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2818.1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906.3亿美元,增幅10.4%;逆差1005.6亿美元,同比扩大63.9%。分行业来看,油气开采业、化学工业表现较好。上半年,油气开采业累计主营收入4460.1亿元,同比增长24.7%;利润总额240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410亿元。化学工业累计主营收入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利润总额3048.5亿元,同比增幅32.1%。从产品类别来看,烧碱、多晶硅、甲醇、合成材料、轮胎等表现突出,呈产销两旺的态势。
6、四川招标转让1288.9万吨产能置换指标,挂牌价130万元/万吨。近日,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挂牌转让总计1288.9万吨煤炭产能置换指标,挂牌价均为130万元/万吨。其中,“列入四川省2016年-2017年计划内关闭退出的185家煤矿企业,转让标的为四川省2016年-2017年煤炭去产能计划内指标,共计847.9万吨”;“列入四川省2017年关闭退出的煤矿企业、未列入2017年关闭退出范围的煤矿企业以及实施减量化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共计34家,转让标的为四川省2017年煤炭去产能计划外指标,共计441万吨。”公告称,转让指标由煤矿企业通过其所在地的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逐级请示申报,由四川省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牵头组织。
7、“四方战略合作”协议在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签订。山西焦煤集团网站消息,8月12日,山西焦煤山西焦炭、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山西晋睿世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富蓝科林新能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举行。本次“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在前期四方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决定共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能源生产与消费行业进行深度合作,谋求长远发展。具体合作内容包括:建设煤焦化大数据中心;推进配售电、电力辅助服务业务推广和服务;推进能源信息技术科技转化及服务;组建合资公司;智能装备科技产业推广。“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旨在推进能源企业供给侧管理体系融合,打造山西能源革命排头兵,促进能源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加快企业转型、提升产业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8、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成果发布,页岩气发展成就巨大。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显示,近五年全国石油储量基本稳定,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速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迈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阶段。非常规油气方面,国土资源部新闻发言人、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介绍,2016年全国页岩气产量达到了78.82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位于世界第三位。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四川盆地等地取得重大突破。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而且现在年产能也在增长。
9、中国神华7月煤化工产销数据。8月15日,中国神华公布了2017年7月份主要煤化工数据。2017年7月销售3.04万吨聚乙烯、2.67万吨聚丙烯,同比分别变化6.7%、-0.4%;1-7月累计销售聚乙烯20.22万吨、聚丙烯19.71万吨,同比分别上升27.9%、30.0%。近日,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获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据悉,该项目建设地点为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主要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为年产75万吨煤制聚烯烃。其中,年产聚乙烯35万吨,聚丙烯40万吨。
10、国家发改委批复首批17个重点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实施方案。8月16日,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复函。 该复函显示,河北省下花园区重点采煤沉陷区等17个重点采煤沉陷区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评估论证,并纳入国家发改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这17个重点采煤沉陷区分布于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等12个省(区、市)。今年6月15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孟玮称,国家发改委近日已全部下达20亿元投资计划,用于支持12个省(区、市)的83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煤炭价格平稳运行,低热值煤受追捧。
日前,最新一期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报收于608元/吨,连续三周持平运行,火热多时的煤炭市场开始回归理性,然而煤炭主产地市场低热值煤炭销售依然紧俏。
数据显示,最新发布的4500大卡热值煤炭价格为503元/吨,较6月初上涨了72元/吨,增长近17%。相比之下,同等时间段内5500大卡的高热值煤炭价格涨幅较小,仅增长7.6%。专家表示,由于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下游电厂成本被大幅抬高,致使煤电矛盾加剧,电厂配煤需求增加,从而拉动低热值煤种需求量上涨。
上月国家发改委表示,要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有序释放优质产能,持续增加有效供给。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竣工达产的新增产能9000万吨左右,下半年还有部分建设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可净增产能约2亿吨。
分析认为,新增产能的释放将会使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趋于平衡,9月起煤炭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下游电厂采购积极性减弱,电煤日耗将逐渐降低,偏紧的供需结构会得到有效缓解,但短期内低热值煤种价格仍有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