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合信息>煤焦论文>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贵州省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贵州省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15 07:11:44  来源:煤炭经济 新闻归档
 2015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煤炭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急转直下,产销量下降,库存居高不下,市场价格再次出现持续下跌,经济增速下滑导致下游用煤企业需求回升缓慢,各地的煤矿正疲于应对产能过剩、需求不振和银行贷款萎缩等问题,融资需求突显。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煤炭行业正处于“寒冬期”,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的出台后,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同时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拓展融资思路,度过“寒冬期”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国企改革迫切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首要就是深入推进公司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和新的经济环境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加深,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可能会因为缺乏相应的风险处理能力而导致其内部控制无法有效的避免风险。煤炭企业是我国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煤炭企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企业而言,具有资源依赖性强、高危险性、低持续性、资产专用性程度高、资源获取成本高、资产价值大等特点,面临的风险也更复杂化和多样化。在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为了应对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环境,避免因内部控制不完善而未及时对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导致的重大损失,建立健全一套能有效预防和抵御各种风险的内部控制框架就显得迫在眉睫。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仍处于下行时期,煤炭行业结构性过剩,需求量同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相比锐减的环境下,亟需构建一套基于风险管理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助于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的顺利转型升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煤炭企业资本结构特点

1.1   资产负债率较高
国家大力倡导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从煤炭企业的负债情况看,随着国家融资体制“财政主导型”“拨改贷”“银行主导型”的演变,企业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2014年国资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全国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68%。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这种高负债率的背后就是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所占比重过高,长期资产结构和长期负债结构及权益构成严重不匹配,企业承担巨大的短期偿债风险。当煤炭企业经营业绩较差,企业资产收益率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无法实现财务杠杆收益,高负债比率成为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负债经营对于公司利润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通过负债经营不仅可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还可以运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这亦是我国大多数煤企资产负债率偏高的原因。但自2012年开始,煤炭价格下跌严重,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许多煤炭企业造成巨额亏损,不得已以降薪、内部休假甚至留职停薪的手段来降本增效。即使面临如此严峻的情况,煤炭“僵尸企业”为了维持现金流,情愿亏损也不停产。实际上,随着煤价的持续走低,煤炭企业的资金链已经难以支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初,煤炭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7.7%。2015年前三季度亏损严重的中煤能源、陕西煤业等大型煤企纷纷开始出售资产来改善业绩,产能严重过剩这一问题使得煤炭行业在短期内难有反转,煤企的亏损只会有增无减。

1.2   企业股权结构失衡
虽然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进,但是我国煤炭企业股权结构的最基本特征仍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在煤炭企业的各类股东中,法人股东具有强烈意愿和能力去参与公司的治理,个人股东身份最为明确,具有“搭便车”的心理,一般采用“用脚投票”方式参与企业决策。在实际经济环境中的煤炭企业,其国有股大部分会超过一半以上,因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层次多、投资主体不明确等因素,容易造成企业代理成本上升、国有资产流失,出现人人能管而谁都不管的“模糊治理”现象。煤炭企业治理效率不佳与国有股权比重过高呈正相关关系。

1.3   财务杠杆系数偏大
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主要是在煤炭资源整合的背景下,大型煤炭企业自有筹集资金的数量有限,对于资金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因此,企业会选择负债筹资,这种方式筹资速度快,可以短时间内达到预期需求,并且弹性大,而且适当的借入资金可以扩展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导致我国煤炭企业的负债规模较大,对应的财务风险也较大。

1.4   资本成本偏高
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的资金成本偏高,企业在运用拥有者的投入资本或者从债权人处借入资金时,须担负更多的费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我国煤炭企业资本成本普遍偏高的现象,原因如下:①企业的负债规模越大,企业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高,此时投资者会要求给予较高的投资回报来弥补所担负的这部分财务风险;②我国煤炭行业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垄断的环境里,使得企业难以在行业中进行充分的竞争,缺乏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动力;③企业的经营状况、融资情况和股票的价格波动均会提升企业的风险,风险的加大就会提高预期的收益率,使得资本成本偏高,影响到企业价值。

1.5   企业融资方式相对单一
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多元化融资途径可以增强企业的融资弹性。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作为市场的平等参与者可自由地选择融资模式,筹集不同性质的资本,以达到优化企业资本机构的目的。
就当前环境而言,相对单一的融资方式是我国大多数煤企存在的问题。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是其选择的主要融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发行债券需要满足极其严格的的条件以及额度的限制,迫使大部分煤炭企业只能选择银行借款作为主要融资方式,再加上在我国短期银行贷款更便于实现这一特点,使得其在众多负债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情况极大程度上限制我国煤炭企业融资的规模及途径,融资方式的单一带给煤炭企业的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极大风险。此外,由于我国担保机制、投入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不完善,煤企的经营发展无法得到稳定的资金保证。资产负债率较高,偿债风险大,资本结构畸形发展,进一步加重了煤炭企业融资的困难。

2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煤炭供需形势分析及企业面临的风险

2.1   供需形势
1)贵州省煤炭需求增速放缓。一是煤炭需求增速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而放缓。“十三五”期间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贵州省经济增速将放缓,2014年贵州省GDP增长率为12.50%,2015年增长率为10.80%,“十三五”期间贵州省GDP平均增速初步预测为10%,较“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速12.94%下降了2.94个百分点。贵州省能源消费增速与GDP增速的关系对比如图1所示,可知贵州省能源消费增速与GDP增速存在近似线性关系,而煤炭占贵州省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因此,“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煤炭需求增速也将随着GDP增速的放缓而放缓。二是随着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及节能降耗工作的加强,煤炭的消费量将会受到进一步压缩。三是“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天然气消费水平,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装机可达1 000万kW以上,水电装机可达2 000万kW以上,此外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卫贵阳天然气管道已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随着贵州省燃气管网建设的加快,预计到2020年贵州省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70亿m3,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的发展对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步增强。

2)电煤和新型煤化工用煤将是贵州省煤炭需求的主要增长点。贵州省煤炭的主要消费领域为电力、化工、冶金和建材,其中冶金行业主要用于钢铁生产,建材行业主要用于水泥生产,钢铁和水泥均属于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十三五”期间增长空间较小。电力行业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十二五”期间,电煤消耗占贵州省煤炭消费总量的39%~46%,根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到2020年,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根据《贵州省“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为满足省内经济发展和电力外送需求,“十三五”期间省内需新增煤电装机为702万kW,“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电煤消费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煤化工行业主要以传统的焦化、合成氨、电石、甲醇等为主,新型煤化工多处于前期工作状态或建设阶段,中石化织金煤电化示范项目煤制烯烃60万t/a、煤制天然气40亿m3/a已开工建设。随着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的投产,预计“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化工用煤将有大幅增长。
3)周边市场煤炭需求面临较大竞争。2015年,受世界煤炭市场产能过剩,国际煤价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保持了较大规模,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5年净进口量超过2亿t,占国内煤炭消费总量的6%左右。进口煤抢占了贵州省周边广西、广东等传统煤炭市场的份额,“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调整进出口关税,严格限制劣质煤进口和使用,预计进口煤数量会有所下降。随着西北—华中运煤通道的建成,晋、陕、蒙煤南下华中和疆煤东进川、渝,均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贵州省周边的煤炭市场。“十三五”期间,随着广西防城港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广东台山核电站等核电项目的建成投产,贵州省电力外送和电煤外销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2   煤炭企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
1)技术风险。①勘查风险。煤矿项目靶区的勘查前景预测和价值预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对煤矿专家的经验、水平以及对地质信息的研究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些都很容易影响到煤矿项目靶区前景的情况,因此存在很大的风险。②矿床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矿石品位和矿产储量的高低带来的风险[5]。一是矿石品位对矿山经营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矿石品位较高的矿山比矿石品位较低的矿山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二是矿产资源储量是定义矿山及矿山规模的决定性指标,是矿山设计及确定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是决定矿山各项设施和投资的重要参数。但在矿山勘查中,由于控制程度、计算和采样分析等原因,不能绝对准确的计算出矿产储量,若存在一项参数低于预测值,则有可能使产品产量不足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使实际经济收益低于预期。③工程技术风险。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不理想,可能会导致计划建设的施工成本增加、施工无法进行、施工设计修改而使进度延期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安全风险。④生产技术风险。矿山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矿山开采技术是否合理。若技术人员在开采过程中选择的开采方法不正确,则可能会降低矿产品位、增加开采成本,影响企业效益。
2)经营风险。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若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很可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偏低,严重的甚至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而导致其破产。煤炭一直在我国能源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境外优质廉价煤炭资源不断涌入,给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带来巨大挑战。自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产能过剩,致使煤炭价格不断下跌,企业经济效益显著降低。尤其自2014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加剧,国内煤炭企业全面亏损,煤炭行业呈现出持续疲软状态,再加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以及节能降耗工作的加强,企业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3)经济风险。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面临增速放缓的新常态,煤炭下游市场能源需求减少,导致煤炭需求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整个经济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传统产业因为生产要素成本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缺少竞争力,致使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销售停滞不前、产能严重过剩,煤炭行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煤价的不断下跌以及订单的大幅度缩减导致企业收入大幅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4.3%,利润同比下降 60.4%,降幅比 2014 年扩大了 15.9%,行业亏损面达到 90%以上。

3   贵州省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措施

3.1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从银行贷款融资,利用国家对煤炭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举借低息长期贷款,利用煤矿企业资产负债率低、还款能力强、银行信用度高的优势,向银行争取利息较低的贷款。二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引进一些实力较强、对发展煤炭产业有信心的战略投资者参股经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三是内部股权多元化融资,为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根据产业调整的需要,对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煤炭产业项目,鼓励职工入股,既解决了部分资金来源,又使员工真正参与企业发展并获得投资收益[6]。四是加强资金风险管理、保证资金安全使用,以公司为决策中心和资本运营中心,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投融资管理制度,根据需要设立相关的投融资管理部门,专司项目融资、资金使用及风险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大大解决煤炭企业资本结构上的缺陷。

3.2   增强风险评估
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要想企业能够稳步向前发展,需要增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门定期收集行业内风险的最新动向及解决方法,每季度或每半年将经营中出现的最新风险变化提供给审计部,以便审计部可以根据这些动向修正其内控体系,提高矿产企业内控系统风险防范的效果。另外,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收集企业的相关风险资料,根据企业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产生风险时损失的大小,合理的为企业购置保险。

3.3   建立信息平台,打造智慧能源企业
一是要推进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改造、升级总公司与下属矿井现有的煤矿日常监测调度信息平台,集聚信息基础数据,建设绿色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监测预警与规划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中心。二是推进煤炭企业生产云(矿山运营平台、矿山区域化专业运维中心、安全生产基础数据采集分析中心、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企业“云”为载体,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逐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系统集成、数据整合、安全生产状态实时监测及数据对比分析、实现结果数据实时推送等。三是探索智慧矿山试点工程建设。通过生产云、基础云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打造公司智慧矿山试点工程。
3.4   打造企业品牌,吸引其他企业并入
一是努力开拓市场,煤炭企业以煤炭为主,沿着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宽生产经营渠道。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公司各项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努力,强化企业管理,打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吸引其他企业主动并入,确保兼并重组工作的顺利推进。
4   结     语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煤炭产业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深入,企业为适应环境需要,纷纷寻求突破。在深入推进公司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顺利平稳的进行企业转型,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7]。本文通过分析煤炭行业普遍存在的资本结构问题的特点,通过融资分析、风险的分析,结合内部控制,分析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目前仍存在资本结构调整不足、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才能有助于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的顺利转型,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自:煤炭经济
返回我的煤炭网,查看更多
 

扫码打开手机版
 

 

 
 
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内容归档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