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保部:构建自然保护区监管长效机制。经济参考报消息,10月18日,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环保部、国土部、海洋局等7部门近日在京联合召开“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巡查工作部署视频会议,部署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查处工作。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指出,各地要扎实推进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度,严厉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行为;要全力推进自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要加强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网络,加强社会监督,全方位构建自然保护区监管长效机制。
3、前三季度云电东送量同比增19%。进入汛期以来,云南西电东送单日送电量屡创新高。10月10日,这一记录再次被打破。在年内经历7次创新高后,云南电网西电东送最高电力再创纪录,达2620万千瓦,日送电量今年第3次创新高,达5.79亿千瓦时。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大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千方百计促进云南富余水电消纳。2016年,云南西电东送电量达1100亿千瓦时,首次超过云南电网公司省内售电量,相比协议增送电量165亿千瓦时。2017年云南富余水电消纳形势更为严峻。为此,南网超前谋划,反复研究,提前制定并全力落实了促进云南水电消纳20项举措。
4、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已超七成。10月17日,国家能源局官网转发媒体文章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5亿千瓦、节能改造4.6亿千瓦,分别占到2020年超低排放改造目标(5.8亿)的77%、节能改造目标(6.3亿)的73%。煤电行业污染物持续减排的同时,超低排放的要求也已从电力行业扩展到非电行业。今年6月,环保部发布《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要求修改钢铁、建材、有色、火电、锅炉、焦化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的修订将加速非电市场大气环保治理市场价值的释放。据中泰证券测算,按照各细分行业粗算,未来工业大气环保治理需求约为2120亿元。
5、未来五年全球可再生电力产能将增四成。10月17日,在2017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国际能源署首次联合发布全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其中,《2017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预期,2017年至2022年,全球可再生电力产能将增长920吉瓦,增幅达43%。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长额将达到燃气和煤炭合计增长额的两倍,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望增长三分之一,超过8000太瓦时,并且更具竞争力,与煤电的差距正在缩小。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綦成元表示,当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
6、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据惠州日报报道,日前,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具备了为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供煤的能力。下月初,煤炭码头即可通过海上管廊向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输送第一批煤炭。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项目位于大亚湾区纯洲岛及附近海域。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其中工程主体投资约27.1亿元、铁路进港线约2.9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约25.66亿元,约占总投资的85%。该项目将建设两个7万吨级煤炭卸船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水工结构均按靠泊15万吨级散货船设计,设计年接卸能力为1500万吨。
7、煤炭产能置换指标略有升温,探索合理定价机制。近来,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价格略有升温。有观点认为,这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得出的价格,符合市场规律;也有人认为,指标交易价格被炒作,将给购买指标的企业增加更多成本。专家表示,应该鼓励跨地区交易,但要避免人为干预价格,作好制度设计,建立合理的供求调节产能回报机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略有升温。河北省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完成932万吨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宁夏发展改革委搭建了产能指标交易平台,旨在帮助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煤矿关闭退出。
8、山西要求“煤改气”要“以供定改”有序推进。太原晚报消息,近日山西省经信委、省发改委制订《今冬明春全省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方案》。其中要求,各市要先落实气源,以供定改,不要盲目下达“煤改气”改造任务,而且要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平均3天需求量的应急储气能力。2017年,北方地区大面积推进采暖“煤改气”,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实施“煤改气”的各市要按照“在落实气源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防止出现气荒”的要求,先落实气源,以供定改,不要盲目下达改造任务。各供气企业要及早与上游企业落实气源合同,优化管网运行,保障稳定供气。各燃气企业尽早与气源单位落实资源、签订供用气合同。各煤层气开发企业要尽最大可能提高商品气量,做好气源供应。各市要加快推进储气调峰设施和管网互联互通建设,采取综合措施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平均3天需求量的应急储气能力。
9、乌克兰一港口码头遭美煤船损坏。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运送第二批美国煤炭的“维多利亚”号,在抵达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附近的南方港码头时,对码头造成了破坏。消息称:“初步数据显示,10月12日,由于这艘10万吨级煤船的引航员指挥不当,使8号码头遭到了损坏。”据悉,执法人员正在就此事展开调查。消息指出,由于遭到损坏,南方港可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都无法再接收货物。此外,据悉,相关企业可能遭受数亿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的损失。
10、煤炭先进产能核增效果显现。从有关部门获悉,10月份以来,重点产煤地区晋陕蒙三省区煤炭企业核增产能3000万吨/年,这些优质产能的陆续释放,增加了煤炭供应,缓解了当前煤炭供应形势。据了解,目前已有6000万吨/年产能核增项目上报了产能置换方案,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加快推进,会有大量优质产能持续得到释放,增加煤炭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