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多地“煤改气”进入尾声 供气端仍需加强

多地“煤改气”进入尾声 供气端仍需加强

        界面新闻消息,从环境治理的长远目标来看,“煤改气”是大势所趋,这对中国天然气供应提出了进一步挑战。尽管全国各地“煤改气”工作顺利进行,但是供给端的保障仍需加强。

 

山东省淄博市近日下发文件指出,除少数五家企业协助政府处置危险废物及市政污泥外,其余的水泥砖瓦窑企业承担保民生任务,冬季错峰生产。

 

“此次错峰生产,除环保因素以外,主要原因在于天然气供应不足。”中宇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刘文文表示,自10月8日起,淄博市陶瓷企业生产用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15元至2.60元。

 

“煤改气”时间表进入倒计时,但是供气却成了问题。

 

10月19日,从多家资讯机构了解到,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目前多地“煤改气”已进入尾声,工业用户煤改气大部分完成,许多城市对煤炭进行禁销、禁运、禁燃,部分城市冬季对工业用户施行限产、停产、错峰生产等措施。但与此同时,国内天然气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市场供应不足的短板开始显露。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煤改气”正式被提上日程。

 

2017年2月底,环保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对外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2+26”城市今年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煤改气”提速。8月,环保部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北京、天津、河北等6省市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再次对“煤改气”加码。

 

“涨价后,各限气企业在一周之内轮流生产。许多陶瓷厂目前处于半生产状态。”刘文文说。

山西省多个城市也出现了类似问题。为此,9月底,山西省经信委、山西省发改委出台了《今冬明春全省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方案》,其中要求实施“煤改气”的地市要先落实气源,以供定改,不要盲目下达改造任务。

 

从环境治理的长远目标来看,“煤改气”是大势所趋,这对中国天然气供应也提出了进一步挑战。

 

2016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4%,自供能力不足,原本尚可维持市场运转的天然气生产量在大批量煤改气后,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管道天然气的供应。

 

“城市管道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加之需要天然气消费量的稳定保证,所以一段时间内,管道天然气供应量的增量不会太大。”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表示。

 

储气调峰能力有限也是挑战之一。据中宇资讯监测,目前中国主要储气库的存量约381.21亿立方米,截至2016年底,有效工作量为64亿立方米。“若平均分配到每个地区,带来的应急效果甚微。”刘文文说。

 

气价问题也是关键一环。就冬季供暖而言,中国规定的每千克标准煤热值为7000千卡,天然气的热值8600千卡,且高效清洁。“但在一些新铺设管道的地区,天然气管道的架构费,接口费、开户费等中间费用,使得部分用户产生抵触心理。”刘文文说。

 

城市管道燃气供应不足,助推了LNG的发展。隆众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2017年在煤改气的带动下中国LNG市场供应量增加了30%,目前北方90%以上的LNG点供项目,在城燃管道覆盖范围之外。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点供商对于LNG销售价格的话语权。”隆众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皓浩介绍,2017年以后,山东淄博新签的LNG点供项目80%以上都采用随行就市的价格,曾经照付不议模式的合同减少。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上一篇:天津港打通至乌兰察布铁路“绿色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