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消息,中金公司日前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还存在降税减费的空间,一是划转国资充实社保的政策落地后,偏高的社保费率存在下调空间,二是盘活财政存款使中国存在降低税费比例而不增加赤字的可能。
文章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2017年全球企业综合税率排行榜,中国以67.3%的综合税率在全球190个有数据经济体中名列第12位,超世界均值40.5%。从结构看,企业税为11.1%(占税费前利润的比例),在全球比较中并不算高,但是人工费率却相对高昂,这里面主要就是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
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中国企业缴费比例为19%,在全球排名居前,这一比例是美国的三倍,也高于福利国家瑞典的11.9%,老龄化国家日本的7.7%。另外,增值税并未纳入上述比较的范畴,中国营改增后,现在最高档税率仍高达17%,多档税率也不利于税收的公平,需要进一步简并。
援引文章作者王慧和梁红的观点,中国偏高的社保费率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经营压力。过去下调缴费比例难主要是因为征缴收入与支出已经出现缺口,根据她们测算,转轨成本在近十年是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出现缺口的核心原因。划转国资充实社保的政策落地后,减轻了这样的历史包袱,因此也为下调缴存费率创造了空间。
她们认为,如果按照国有企业(包含金融和非金融)所有者权益的10%划转,预计可以弥补一半的转轨成本,可支持基本养老保险缴存比例下调约2.5个百分点。未来建立全国统筹、更多的国资划转、延长退休年龄等改革将为下调费率提供支撑。
此外,文章指出,截至10月底,中国财政存款余额为5.3万亿元,远高于美国。这一余额也相当于过去两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之和。过去五年,中国财政存款的年化增长率为7.6%,2015和2016年增速大幅降低,不过今年又有上升之势。
王慧和梁红表示,政府部门存款增加,但不以公共开支的形式纳入使用,势必会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拖累实体经济的增长。盘活和削减这部分存量资金,不仅为中国降税减费创造了空间,从而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还可以不增加财政赤字,不对当前的财政收支造成额外的压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空间比美国大多了。
近年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是中国财政政策的重点。2015年以来社保缴费比例连续下调,涉及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以及住房公积金,三年合计降低了约4.5个百分点,调整之后,企业缴存的“五险一金”费率中位数从过去超过44%的水平降至现在的40%以下,2015和2016年降低企业成本约1300亿元;2016年5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至2017年9月,为企业累计减税超过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