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冶金电力>核电发展前景预测

核电发展前景预测

 

核电是我国发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8-2022年中国核电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其中有利的因素主要是市场的需求大,而不利的因素则是技术垄断人才短缺等,具体情况如何?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市场需求扩大


近年来,中国核电产业迎来了重启后的审批和建设高潮。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电力成本等多方面来看,中国都离不开核电。


随着核电建设经验的积累和安全技术措施的不断完善,中国核电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随着中国核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布局和实施,“中国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中国核电必将走出国门、服务世界。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核电“十三五”规划,涉及核电发展中长期展望,预计2030年核电装机规模达1.2-1.5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占比提升至8%-10%。


这说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核电将是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的重要力量。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公开文件明确,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规模,发电量占比从目前的2%提升至4%。


在核电发展技术路线方面,“十三五”期间国内新建核电项目将主要采用AP1000和我国自主研发的符合三代核电技术要求的“华龙一号”等堆型。无论是国内核电新项目的恢复建设是还“核电走出去”项目,都将进一步拉动核电阀门设备的市场需求,特别是随着新建核电项目逐步投入商业运行,国内在运行的核电站将越来越多,核电站阀门的维护、维修等备件、服务需求也将逐步扩大


(二)核电强国


从引进到赶超,核电铸中华重器。从91年首座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至今,中国内地目前在运核电机组37台,规模位列世界第四,在建核电机组规模位列第一,核电在中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正在从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自主打造的核电重器华龙一号和CAP1400已满足世界最新核安全标准,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成功进军巴基斯坦、阿根廷、英国等国家。


(三)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继续研发先进技术


2017年11月9日,“2017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暨国家级核电产业创新平台揭牌”在山东烟台举办。本届论坛围绕“核能多元化应用”展开讨论,来自国家能源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环保部、山东省发改委、环保厅、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烟台市政府和有关单位、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山东大学、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以及烟台台海集团等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的近400名代表参加本届论坛。


各代表在会上达成共识:在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核能与核技术在供热、制氢、海水淡化、绿色电动车、核动力与常规动力混合驱动的大型运输舰船、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二、不利因素


(一)技术垄断


技术方面,核电站由于其特殊性,其设备必须达到非常高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能,以确保设备性能和可靠性。因而这也就决定了核电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从而造成能够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少之又少,从而造成了技术的高度垄断。


(二)人才短缺


人才方面,核电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一支专业训练的人力资源队伍来运营。因此,核电人力资源对于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而且,人力资源成长和培养需要周期,如果缺少必要而扎实的培训和积累,新人加入就只是解决浅层次的数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严重的“人才”和“人力”短缺问题,要有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来锻炼队伍、培养人才,为后续较大规模发展打好基础。


核能发电量预测


2016年1-12月,全国核能发电量为2,127.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2017年1-9月,全国核能发电量为183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我们预计,2018年核能发电量将达到2,987亿千瓦时,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50%,2022年将达到5,694亿千瓦时。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海运煤炭运价大幅上涨 沿海电厂日耗有所增高

上一篇:太原:全面整治焦化等重污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