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东华水泥公司职工张娜6月份的工资单上,比上月多了600元钱。“以后每月都有,这是公司收购我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钱。”张娜高兴地说。
在东华水泥公司,像张娜这样受益的,还有取得各种执业资格以及自学取得专科、本科学历的众多职工。今年4月份起,该公司在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对各种高技能人才按月支付技术津贴的基础上,在内部市场化结算中,对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实行收购其执业资格荣誉政策。
“我们这样做,旨在激励职工,让大家积极学技能、学本领,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以适应公司转型发展要求。”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田玉平说。
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多年来,该公司一直坚持通过各种渠道培育专业人才,畅通人才成长渠道,让技术专业类人才同管理类人才一样“既有里子又有面子”。他们创新实施了“五通道”人才成长渠道,涉及管理、专业技术、水泥专业关键技术、关键操作和高技能5类岗位。
在该公司,不管从事哪个岗位,只要有本事、有技能,就有晋升的空间;只要有业绩,就可以拿到高薪。该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操作员褚洪强,被评为银牌操作员后,每个月的工资都高于一般岗位工。
据该中心副主任郭碧君介绍,操作员属于关键操作岗位,技艺的高低关系着熟料生产线的运行状况。为鼓励岗位操作工学技艺、用技术,他们率先在调度指挥中心操作岗,推行了“金、银、铜”牌评定机制。按照操作工的工作业绩,每月评定一次,级别高低决定着工资档次。
“金、银、铜”牌评定机制的推行,大大激发了职工争先创优热情。5月份,该公司熟料生产标准煤耗和综合电耗,均创造了公司历史最好水平。
在大力畅通渠道的基础上,该公司还尽力为职工搭建成才平台。他们充分运用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站等平台,培育高技能人才,仅2017年就培养出“金蓝领”技师6人、高级技师11人。此外,他们积极开展传帮带、师带徒、“东华工匠”评选等活动,全方位营造学技术、用技术,人人争做技术大拿氛围。
“从来没想过,我一个普通电工,公司会给我这么高的荣誉和待遇,无以回报,就是多带几个徒弟,把全身的技艺传承下去。”今年5月份被评选为“东华工匠”电气维修工张勇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