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工业、能源生产能力大幅增强,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比1978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提速,工业生产能力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17年,钢材产量10.5亿吨,比1978年增长46.5倍;水泥产量23.4亿吨,增长34.8倍;汽车产量2902万辆,增长193.8倍。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从无到有,2017年产量分别达到18.9亿台和3.1亿台。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展质量优化提升,正朝着制造强国目标迈进。
能源生产能力大幅增强,供应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5.9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4.6%。2017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比1978年末增长30.1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引领者。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运输大动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缓解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交通运输建设成效突出,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形成。40年来,中国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明显提高,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2017年末,公路里程47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4.4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