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综合】
煤化工行业获批5项新国标
全国煤化工标准技术委员会煤制化学品分会主导制定的《煤直接液化制混合芳烃》等5项国家标准,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19年2月1日正式实施。
此次获批发布的5项国家标准分别是:《煤直接液化制混合芳烃》GB/T 36562-2018;《甲醇制汽油组分油》GB/T 36563-2018;《煤基费托合成 汽油组分油》GB/T 36564-2018;《煤基费托合成 石脑油》GB/T 36565-2018;《煤直接液化 石脑油》GB/T 36566-2018。
发改委:7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3.2%
7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主要化工产品中,乙烯产量同比增长7.5%;化肥产量下降5.8%,其中氮肥、磷肥分别下降8.1%和3.3%,钾肥产量增长3.7%;农药产量下降10.9%。7月份,尿素平均价格为2010元/吨,比上月上涨1%,同比上涨23.3%。
煤化工企业迎近5年同期最好业绩
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除了直接受益的石油化工行业业绩回暖,煤化工企业业绩亮眼。今年以来,煤化工板块业绩整体回升。《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48只煤化工概念股上半年合计净利润为234.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79亿元,同比增长66.68%。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煤化工板块业绩迎来近5年同期的最好水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煤化工企业平均净利润为4.88亿元,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同期,煤化工企业平均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32亿元、1.07亿元和2.93亿元。有化工行业分析师表示,石油的价格上涨以后,原料煤价相对稳定,整体煤化工的原材料成本具备了一定相对的优势,煤化工行业经济性明显提升。
8月商品市场整体走势偏强 化工、黑色板块价格抬升明显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显示,8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商品市场整体走势偏强,化工、黑色及农产品板块相关品种价格抬升明显。其中,化工品交易活跃度最高,PTA、甲醇和天然橡胶的成交额较7月份环比增加了430%、171%和123%。黑色板块中,焦炭和螺纹钢成交额分别环比增加97.8%和34.1%。
化工品方面,PTA、甲醇继续强势拉升主要原因是库存偏低,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不畅,下游出口较好,化工上游原油价格维持上行;焦炭和螺纹钢等黑色系品种价格的抬升则主要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等主产地环保节节升级影响,供应端收缩预期强烈,加上需求集中开工韧性较强,价格由此抬升。
山东化工产业急刹车 一年没上一例新项目
据中国化工报消息,山东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石油和化工行业,自去年8月至今,全省没有一例新增化工项目。为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该省计划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制定《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根据《山东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3年内对全省骨干化工企业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持续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甲醇相关】
统计局:8月下旬中国甲醇市场微涨1.5%
国家统计局9月4日发布了最新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2018年8月21-30日)显示,2018年8月下旬(下称“本期”),甲醇(优等品)价格为3015.6元/吨,较8月中旬(下称“上期”)上涨46.0元/吨,旬环比升1.5%;聚乙烯(LLDPE,7042)本期价格为9644.6元/吨,比上期回落154.9元/吨,旬环比降1.6%,结束连续五期的上涨;聚丙烯(T30S)本期价格为9947.8元/吨,比上期下降158.5元/吨,旬环比降1.6%。
兖州煤业:2018年上半年甲醇产量同比升8.31% 销量同比升10.74%
兖州煤业8月25日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1-6月累计,公司完成甲醇产量79.5万吨,同比增加6.1万吨,上升8.31%;完成甲醇销量79.4万吨,同比增加7.7万吨,上升10.74%。报告指出,报告期内,榆林能化所属甲醇项目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甲醇销量和销售价格同比增加。
中国神华:2018年上半年煤化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32亿元 同比升1.2%
中国神华8月25日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煤化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32亿元,同比上升1.2%;其中营业成本为23.52亿元,同比下降1.1%。报告指出,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烯烃产品价格上涨;营业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烯烃产品产量减少,导致相关副产品销售成本下降。
陕西延安能化天然气转化合成装置成功产出合格甲醇
8月21日,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转化合成装置成功产出合格甲醇,每年可生产180万吨甲醇产品。作为延安能化项目工艺主线的龙头,天然气转化合成装置已为后续MTO装置准备好了甲醇原料,集团天然气就地转化为甲醇的化工生产目标已经实现,为延安能化项目打通全流程奠定了基础。
晋煤华昱年产100万吨甲醇装置近期开车成功
近日,晋煤华昱(山西晋煤华昱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万吨甲醇装置开车成功。该装置采用航天气化制取原料气,变换工段釆用高CO低水气等温耐硫变换工艺。催化剂使用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该催化剂在CO含量大于60%,水气比0.4左右的工艺条件下使用时,变换装置出口甲烷含量小于0.09%。较好地解决了高CO原料气,低水气条件下甲烷化副反应的问题。
山西飞虹化工10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基础设计审查完成
近期,山西焦煤集团飞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组织召开10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综合改造项目气化、空分、合成、净化、DMTO联合装置(OCU单元)基础设计审查会议。与会专家认为本项目这些装置的选用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适用,装置整体布局合理,基础设计内容及深度符合《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要求。
【乙二醇相关】
内蒙古24万吨乙二醇项目已完成投资11亿元
近日消息,内蒙古鄂托克旗建元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焦炉气制24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场平正在进行中,2018年计划投资26亿元,已完成投资11亿元。项目位于鄂托克旗棋盘井工业园区,采用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气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工艺包,由华陆工程公司进行工程设计,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5月竣工投产。
安徽中盐红四方30万吨乙二醇项目气化炉投料开车成功
2018年8月27日,中盐红四方二期乙二醇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投料开车成功,这是继8月18日红四方二期项目空分开车和系统置换以来又一里程碑式节点的完成,为全面实现二期项目安全顺利开车吹响了冲锋号。预计经过半个月各催化剂升温还原后,9月中旬将生产出合格的乙二醇等产品。该项目工程投资概算49.4亿元,重点是建设年产30万吨乙二醇联产5万吨碳酸二甲酯和1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地点为安徽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煤制烯烃】
陕西180万吨甲醇制烯烃装置投料试车
8月29日11时58分,延长石油集团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甲醇制烯烃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该装置是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核心装置,对于项目整个工艺流程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利用天然气转化合成装置产出的MTO级甲醇,生产烯烃产品。装置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技术,设计每年可处理183万吨甲醇,生产61万吨乙烯、丙烯产品。
陕西榆能化144亿元煤制烯烃项目聚烯烃装置开工
8月30日,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延长靖边二期项目)30万吨/年LDPE/EVA装置(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聚脂一体化装置)现场施工正式展开。
一期填平补齐工程LDPE/EVA装置由巴塞尔公司提供工艺技术,大庆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负责该装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该装置以聚合级乙烯和醋酸乙烯为原料,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聚脂一体化产品,计划于2020年8月18日建成中交。
【煤焦油相关】
陕西精益化工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签约
8月21日,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少华、陕西恒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忠、神木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洪峰分别代表三方在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签署了《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协议》。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46亿元,主要包括:55万吨/年煤焦油预处理装置、50万吨/年煤焦油沸腾床加氢裂化装置、45万吨/年煤焦油固定床加氢裂化装置、40万吨/年石脑油连续重整装置、5万方/小时煤制氢装置、10万吨/年甲醇合成装置等。
四川能投、德胜联手签约煤焦化产业整合项目
近日,四川能投物资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德胜集团攀枝花煤化工有限公司成功签约煤焦化产业整合及煤化工新能源开发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将对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德胜焦化、翰通焦化、攀煤联合焦化三家企业逐步实施整合,并建设焦炉煤气制LNG、焦炉煤气制氢、煤焦油深加工等清洁能源项目。
【观点】
现代煤化工“卡脖子”现象待消除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政策不完善、重视不足等问题,一些核心技术、设备也受制于外。业内人士建议,亟待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煤炭洁净利用的高度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政策加快发展,提高现代煤化工产业替代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影响力。
中国现代煤化工战略价值显现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采访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奋力攻关,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日渐成熟,成功打开煤炭变为油、天然气、烯烃、乙二醇等各种化工品的魔方,蹚出一条替代石油、煤炭洁净高效利用之路,战略价值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