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有变】
全球LNG产业呈现新趋势
国际能源署(IEA)在《2018全球天然气安全评论》报告中指出,国际LNG市场变得越来越灵活,这有利于增强世界能源安全。2017年是天然气市场的转折点,中国需求大幅增长,导致LNG进口增加;美国成为主要供应国,今后几年美国LNG的地位将继续增强。新环境引起人们对供应安全的关心。受意外减供和几次寒潮袭击影响,2017年欧洲天然气供应一度吃紧,但未出现用户供应短缺,几个欧洲国家启动了弹性机制。
美抢占天然气份额难见效
美国切尼尔营销国际公司日前与波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24年期液化天然气购销合同。毫无疑问,美国这是要动俄罗斯的奶酪。不过,综合世界主要天然气市场情况来看,美国想要抢占天然气市场更大份额,并不容易。首先,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暂无好转迹象,美国失去中国这个天然气进口大户在所难免。其次,在欧洲,俄罗斯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美国想转战欧洲市场,也是不易。再次,美国也阻挡不了俄罗斯扩大对欧天然气的出口。
400亿美元的Ichthys项目将使澳大利亚成大型LNG出口国
能源情报公司EnergyQuest在11月15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由于预计将受到由日本最大石油公司日本国际石油开发会社(Inpex)担任作业者的澳大利亚Ichthys海上天然气项目产量激增的推动,澳大利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在Ichthys海上天然气项目启动前,澳大利亚已有两个大型天然气开发项目惠特斯通LNG项目和高更LNG项目先后投产。
长和系650亿元澳洲天然气管道资产收购被迫终止
11月20日,长和系四大公司联合发布公告称,联合收购澳洲天然气管道运营公司APA Group项目事项实施协议已于当天终止。根据8月双方敲定的实施协议内容显示,收购APA Group项目将耗费长和系财团129.79亿澳元(约合650.82亿元人民币),项目基本板上钉钉,但在11月中旬,该项目被澳大利亚国家监管部门以“该收购或让长和系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天然气运输和在西部存放设施上拥有垄断地位”为由挡在了门外。
“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项目海底工程竣工
据塔斯社消息,当地时间11月19日,俄罗斯与土耳其的重要能源项目“土耳其溪(Turk Stream)”天然气管道项目海底工程竣工。“土耳其溪”是俄罗斯向土耳其及欧洲南部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项目,其海底部分两条管线均长930公里,陆上部分将于2019年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后,俄每年可向土耳其和欧洲输送总计315亿立方米天然气。2016年俄土两国就该项目签订协议。
“南部天然气走廊”两大管道项目实现对接
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和跨亚得里亚海管道21日在土耳其和希腊边境的马里查河实现对接。这两个管道项目都是“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部天然气走廊”是欧盟与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重要能源合作项目,旨在将阿塞拜疆里海沙阿德尼兹油田的天然气经格鲁吉亚、土耳其等国输入欧洲,实现欧洲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
交易谈妥!伊拉克将用食品换取伊朗天然气
伊拉克两名政府官员14日说,伊拉克与伊朗已经商定,用伊拉克食品换取伊朗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供应。这两名消息人士分别是伊拉克政府高级官员和伊拉克一个部长级能源委员会的成员。目前,伊拉克正寻求美国方面认可,以便这桩交易能够顺利推进。
乌克兰地下天然气储气库储量下降至169亿立方米
乌克兰国家新闻社11月19日援引乌克兰天然气公司消息报,截至11月17日,乌地下天然气储气库储量减少至169亿立方米。截至11月19日,乌克兰地下储存库天然气储量已达到54%。同日,乌政府批准了居民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法律:自11月1日起,天然气价格上涨23.5%,每千立方米达8550格里夫纳。
【国内:积极保供】
中国今年天然气消费预计将达2700亿立方米
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增长迅猛,去年消费量达到近2400亿立方米,今年前三个季度已接近2000亿立方米,预计全年可望达到27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同时,当前全球能源正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的特点。但是,能源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050年之前,石油和天然气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特别是天然气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中的清洁低碳能源,已在相当广泛的领域里得到有效利用。
供暖季来临 天然气价格暴涨难再现
随着供暖季的来临,雾霾再次光顾。据了解,去年为了缓解雾霾天气,以及治理环境问题,供暖已经采用了煤改气的方法,导致了2017年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情况。有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鉴于去年的经验,今年各方已采取多项措施,力求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保证用气平稳顺利。不过,今冬供需矛盾仍不容忽视,如遇持续低温天气则存在区域性缺口的可能。不过也有分析人士称,无论2018年煤改气执行力度有多大,缺气的客观局面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采暖季天然气供应紧张导致的价格上涨大概率还将上演,但去年的暴涨很难再现。
中国石油入广西管道天然气销量破10亿方
截至11月5日8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广西分公司销售日报显示,今年天然气销量10.3699亿立方米,年销售量首次突破10亿立方米关口,创历史新高,标志着广西分公司天然气销量迈上新台阶。据悉,2013年中国石油广南和中缅天然气管道投运以来,广西地区从液化石油气逐步转变到液化天然气再到目前利用管道天然气,目前管道天然气已惠及10个地级市和5个县。
中国石油储气库(群)进入采气阶段 今冬明春计划采气量达新高
11月15日9时,随着大港油田板中南储气库正式开启阀门,中国石油所属10座储气库(群)陆续进入采气阶段,为今冬用气高峰保驾护航。从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积极推动集团公司产、输、储、销全产业链的良性协调发展,发挥储气库最大效益效能,今冬明春计划采气量将超过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以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缅气入攀 攀枝花进入管道天然气时代
11月22日,卓越钒钛安全生产负责人许建军再次一一检查企业天然气应用设备,静候管道天然气的到来。11月23日,来自缅甸的天然气将进入攀枝花市,并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这标志着攀枝花进入管道天然气时代。至此,中国石油楚攀天然气管道正式投入运行,“川港人”仅用382天就兑现了“相约2018”的承诺。
苏桥储气库群开采 高底气迎战用气高峰
11月16日,随着苏4-10X井顺利开井采气,标志着华北油田苏桥储气库群第四周期采气正式启动,开始向陕京二线、三线并网供气,为京津冀百姓源源不断地送去“暖心气”。苏桥储气库群历经“六注三采”,累计注气26.1亿立方米,库存量达到57.62亿立方米,超垫底气量13.56亿立方米,天然气保供底气十足。目前,苏桥储气库群总有效库容67.38亿立方米,年设计工作气量23亿立方米,可以满足京津冀地区城市用气和季节调峰需求。
河北冬季供气再添力 鄂安沧输气管道送温暖
11月15日,中国石化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一期工程投产成功,如期实现向河北省供气,今冬高峰期日输气能力可达1000万方,将有效缓解华北地区天然气供需矛盾。该工程全长675公里,途经河北、河南两省8市23县区,年输气量可达70亿立方米,优先利用天津LNG接收站供气。鄂安沧管道项目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大型能源项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重点督办工程,将对于满足北方地区天然气需求、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LNG日销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
近日,天然气分公司LNG液体日销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其中山东LNG接收站液体日装车208车,天津LNG接收站液体日装车181车,广西LNG接收站液体日装车124车,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广西等地区居民和工业用气提供资源保障。下一步,天然气分公司将积极协调国产气增供保供,加大海外现货LNG采购力度,加快完善三大LNG接收站布局,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供气能力,备战冬季用气高峰。
华北油田备5亿方底气 40余万居民过冬无忧
11月初以来,山西晋城华港燃气LNG工厂装车区内,拉运LNG的车辆日渐增多。仅13日当天就有48车次、1000余吨液量外运,供应华北地区城乡“煤改气”燃气需求。多方争取气源,华北油田今冬明春5个月的供暖季,可供使用的燃气资源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亿立方米,能够满足4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40余万居民用户过冬用气需求。
山东管网累计输销气超300亿立方米
截至11月16日,天然气山东管网累计输销气量突破300亿立方米,管道连续安全运行5860天,有效保障了山东、河南、河北、天津4省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气。今年以来输销气量达61.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68%。
【非常规天然气】
辽宁阜新:城市转型让煤层气变为绿色财富
辽宁省阜新市是中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近年来,辽宁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煤层气的开发运用,2002年10月1日,宏地勘向居民试供气,2003年3月1日正式供气,成为国内第一家商业开发煤层气的公司,也是业内首家实现赢利的企业。目前宏地勘年产煤层气1200万立方米,日供气量3万到3.3万立方米,十余年间累计供气1.71亿立方米,承担了阜新市约三分之一的居民用气和几乎所有出租车用气。辽宁阜新渐渐走出了一条市民受益、企业发展、生态改善的踏实转型路。
涪陵页岩气田敲定2019年投资重点
近日,涪陵页岩气田2019年投资项目前期运行计划安排大表新鲜出炉,30多个投资项目将按照轻重缓急在2019年分三个批次运行,其投资计划重点在新区的勘探评价与开发和老区开发调整上。涪陵页岩气公司要求各生产部门根据实际产建需要,整理、论证明年投资项目,开展投资计划专项调研,召开计划评审会,上报油田分公司、总部油田事业部和发展计划部,经论证后下达执行,确保2019年气田勘探开发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益运行。
山西晋城召开煤层气产业发展推进座谈会
11月16日上午,山西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煤层气产业发展推进座谈会。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丽霞指出,晋城市是全国产量最大、规模最大的煤层气产业基地。煤层气产业是决定晋城市新一轮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她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勘探开发力度,推动煤层气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立足本职工作,为晋城市煤层气产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据了解,晋城市煤层气地质储量约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沁水和阳城。目前晋城市范围内共设置煤层气探矿权5宗,总勘查面积2072.6平方千米。全市共建成地面抽采井6000余口,地面煤层气年抽采能力达40亿立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