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化工报报道,2018年11月28日,中国自主开发的“中国单套最大高效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成功投产”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近日,由宁波中科远东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远东)开发的,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大型乙二醇装置打通全部流程,目前已连续安全平稳运行近2个月,装置负荷达100%,优等品率达100%。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自主研发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原会长黄金干、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等领导,来自工信部、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代表,以及央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国化工报、中化新网等新闻媒体记者近百人参加了发布会。
据了解,华鲁恒升年产50万吨大型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集合中科远东潜心十年的研发成果,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主体装置9月份建成,9月30日投料,10月1日打通全系统流程,一次开车成功。10月2日装置生产负荷开到50%。11月13日装置负荷达到100%,日产量达1490吨,接近日产量1500吨的设计值,且优等品率达100%。
中科远东市场总监赵柏、华鲁恒升副总工程师高岚、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王允升等多位人士均对该50万吨乙二醇示范项目的成功投产表示了肯定,他们认为,作为国内首套大型50万吨乙二醇示范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建设投产,证明了中科远东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性能良好,是华鲁恒升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其与中科远东共同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气制乙二醇高效催化剂技术是煤制乙二醇行业的新突破,是一项创新性成果。
资料显示,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等,用途十分广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聚酯产销国,也是全球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但由于石化原料限制,中国乙二醇产能增速有限。与会专家表示,在中国富煤缺油少气背景下,发展煤制乙二醇大型化技术,可满足中国乙二醇自给能力、填补国内巨大的市场缺口,继而带动下游聚酯产业的发展。这既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开辟出了一条新途径,也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优化。
新技术将有力推动国内高端乙二醇的发展。展望未来,中科远东市场总监赵柏表示,中科远东拟进入资本市场,成为国际一流的催化工程技术研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