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告别“带血”的煤炭 政府监管需加速“助跑”

告别“带血”的煤炭 政府监管需加速“助跑”

  煤矿可以成为本质安全的生产场所。所谓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追求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是项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链上各方的共同参与,需要从理念、立法、规制、技术、培训、机制与企业自律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多管齐下,并且需要持之以恒。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需要树立“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可能建立有效的规章、采取相应的措施。美国邦联政府的矿山立法与执法的核心都是保护“矿工的健康与安全”。

  科技不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性要素,但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兴安”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

  编者按 我国是世界煤炭产量最大也是煤矿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不过,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大幅增加,而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却大幅度下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链的各层面都采取了若干有效措施,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煤炭问题专家、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钱平凡和企业研究所的周健奇在去年年底完成了相关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报告共分为世界产煤大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方式与经验、我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措施和经验、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的若干启示与相关政策建议三大部分。之前我们已经刊登了前两部分,本期将详细阐述在告别“带血”煤矿的路程中,如何通过加速政府监管达到最好的效果。

  钱平凡 周健奇

  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表明,煤矿可以成为本质安全的生产场所,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安全生产责任链的各方集体行动,并采取需要综合治理方式。国家应在建立煤矿安全责任执行体系、考核与奖罚体系、救援体系、监察与监管体系、安全质量和生产标准、奖罚机制,实施“一井一制”管理制度,授权安全评估、分类与定期安全审计,建立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矿井、鼓励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以先进的生产力保护生命

  从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煤矿可以成为本质安全的生产场所。所谓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追求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美国、澳大利亚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采煤已是安全系数最高的行业之一;我国有近十家煤矿连续安全生产20年以上,有108家各类型煤矿连续安全生产10年以上。这些事实表明,煤矿事故的发生没有必然性,煤矿可以成为本质安全的生产场所。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河北钢企开局惨淡 专家称或入“极寒期”

上一篇:2012全年煤炭市场或以稳为主 进口煤或超2亿吨